书城两性闺蜜
10458200000030

第30章 才女总恨嫁

老陶说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她认识的众多女性朋友中,大部分已经恋爱或者结婚的女人,都是平时觉得相貌一般、才气一般,甚至有点“俗”的女子。而那些平时觉得相貌偏中上,有些才气的文艺女青年貌似很难嫁,大部分都在单身。我的大脑立马搜寻了下我周围的女性朋友,发现确实如此,难道才女总恨嫁吗?

暂且将这两类女子分为“俗女”和“才女”吧。

如果是在演绎琼瑶阿姨的言情剧,男人大多会选择可以陪他看一整夜星星和月亮、从琴棋书画谈论到人生哲学的女子,美景配佳人,必定抚琴作诗,若不是才女,又如何用“君当作磐石,妾当如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情话。可惜生活不是言情剧。那个辛苦工作一天,堵车两个小时,然后饥肠辘辘回家的男人,希望一进门闻到的是饭香,而不是书香。这个时候,炒熟的青菜都比跟他讨论诗歌和哲学问题强百倍。俗女人,下班之后一般会顺路经过菜市场,选些新鲜蔬菜,然后吆喝老板来条最新鲜的活鱼,回家进去小厨房就出来三菜一汤。男人欣赏你的智慧,但是更需要肚子的温饱。

跟俗女人看电影,一般只要剧情里有几个当红明星,画面够好看,情节还算起伏,她就非常Happy地抱着爆米花,靠在你肩头傻笑。跟才女看电影,她会谈及导演、剪辑、演员、特效、电影的内涵延伸、象征意义等,浮躁的影片她不爱看,商业的影片她不喜欢,可是哪个电影院能满足她的小众需求呢,男人辛辛苦苦策划的一场约会,就在她无数次的嗤之以鼻下死掉了。跟俗女人在一起,简单容易,男人才是被崇拜的那方;跟才女在一起,挑战太大,鲜有男人去尝试。

跟俗女人吵完架,准备束鲜花和烛光晚餐,真诚地道歉几句,俗女人就饱含感动,欢天喜地地接受了,日子就又重新开始了。跟才女吵架,她懒得多说你几句,她觉得任何话都多余,影响自己才女的名声,会将自己降低为市井泼妇,于是男人就得靠猜,猜自己到底是哪点错了,惹到她了,然后准备鲜花、晚餐道歉。不过,不好意思,人家觉得这个是过气的方式,道歉也没点创意没点诚意,红玫瑰也太俗。所以,一般方法能应付俗女人,但是对才女无济于事。男人始终是死要面子的物种,你的傲气久了,他的爱就少了。

俗女人惜爱金钱,会运用讨价还价的艺术,去菜场挑到又好又便宜的菜,家里的收入支出存款,将来孩子的奶粉钱和学费,每年老人的过节费和赡养费,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男人过着舒舒服服的小日子。而才女,大多跟古代诗词人一个德行,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质,不愿被这俗世的金钱和三毛五毛的菜钱所累,书房里的精致书籍里千万不可多了一本记录十块菜钱、几十块油钱的恶俗记账簿,怕影响了才女恃才傲物的名声。可是家里就乱了套了,钱挣得不少,就是留住的不多。再有才的女人,到了资金紧张时,也终于得认了现实。

英国诗人兰德曾经说过,“我不屑与人争,与任何人争我都不屑”。才女大多有这个气质,所以去菜场买菜,去跟物业理论水暖管道,去跟楼上邻居讲噪音问题,都不是才女能做到的。才女喜欢去超市买菜,宁愿多花几倍价格,因为不用理论,价格贴在那里,买的心安理得。才女认为,楼上的邻居本身就应该知道声音大了会吵到别人,这是社会基本公德,他们竟然不懂,这种人不值得去理论。这事要到了俗女身上,做的一定如鱼得水。对方不讲理是吧,想开骂是吧,老娘不带脏字的就可以把你骂进娘胎里,连回头的机会都不给。周围邻居都出来看是吧,看吧看吧,老娘正愁没自己的舞台,我身正不怕别人看。

再完美的女人,也得食人间烟火,就算是七仙女,下凡到人间,也得织布做菜。再有才的女人,也首先是女人,也终究得照顾一个家。生活没有那么多剧情,每天平淡的鸡毛蒜皮就构成生活的全部。诗词歌赋当然是精神所需,然而布衣饭菜是生存之本。才女的眼光高,审美严,企图在这大千世界里,从秃头大肚男、西装商业男、油嘴滑舌装阔男、精明鼠眼多心男里,挑出一个外观端正,能力有加,工作优秀,还懂你诗词歌赋,并且不计较饿着肚子陪着看星星看月亮的男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每天面对工作、领导、客户,谁都够累的。哪个男人面对这样的压力,还能回家空着肚皮听你谈论人生哲学,倒不如找个安安稳稳的小女人,想得少,做得多,回家美味饭菜,热腾腾洗澡水,就是圆满小日子了,有多少耐性,可以给孤傲才女?古代人多喜才女,但基本都是文弱书生,才女书生一起,总有被饿死的危险。

我周围有个别女性,婚前都苏珊桑塔格、杜拉斯、西蒙波娃的看着,厚厚的英文原版书籍也偶尔捧着,然而婚后,照样精打细算过起了美满的小日子,周末研究菜谱和室内搭配,跟邻居大妈请教哪里买的菜最新鲜、哪个摊主最实在、炖排骨要多大火候。柴米油盐丝毫不损她的文艺气质,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各看各的书,偶尔交流沟通下想法,这样的“才女”、“俗女”相结合,才是最幸福的女人。

既然选择了爱一个人,承诺了一段婚姻,就应该懂得婚姻里的柴米油盐,布衣饭菜。才女总要俗气一点,才能适应这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