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一日三餐100问
10442100000056

第56章 科学吃荤,专家提出新视点你知道吗?

我们为什么要食用烹调油。

因为,烹调油是提供人们所需脂肪的重要来源,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脂。动物油含脂肪90%左右,还含有胆固醇。植物油一般含脂肪99%以上,不含胆固醇,且是我国居民维生素E的首要来源。

专家研究表明,脂肪是身体发育、生长和维持细胞功能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但是,高脂肪膳食是一种厚味,对健康有危害。

(1)健康膳食厚味宜少

中国人的基因适应以植物为主要饮食结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活动量减少,体内热量常有过剩倾向;摄入过多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含饱和脂肪酸是动物脂肪,如猪、牛或羊油),不仅增加摄入的热量,每克脂肪燃烧得到的能量是9千卡,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得到4千卡要多1倍。更重要的是,高脂肪膳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并进而引发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与中风。摄取高脂肪与高热量膳食,还会使老年人肥胖,并进而诱发糖尿病。因此,中老年人吃脂肪含量高的荤菜厚味,一定要有所节制。

营养专家忠告,脂肪作为一个人的热能来源,其供应量应在30%以下,争取15%。这就要求,控制厚味,包括荤油和素油。素油是提供必需脂肪酸的来源,但是对长期过多摄入对健康不利的知识,目前还不普及。最近的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人群食用油消费达到每人每日42克,大大超过中国膳食宝塔推荐的每日25克的建议。对于过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物具有致癌等不良影响,应引起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的重视。

(2)健康膳食宜多吃鱼少吃肉食

在荤菜的选择上,专家总结了几句话,这就是民间保健经验所说的:“少吃四条腿的,适量吃二条腿的,多吃没有腿的。”

四条腿的就是指猪、牛、羊肉。两条腿的就是指禽肉类,没有腿的是指鱼。

这中间的原因与不同动物肉类的脂肪与蛋白质的组成与作用有关。三类肉中,鱼含较高的蛋白质和较低的脂肪。而且鱼肉蛋白质纤维短,肉质细腻,最易消化吸收。鱼类,特别是海鱼含有两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很丰富。老年人多吃鱼,不仅不会使血清胆固醇升高,相反还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猪、牛、羊肉的饱和脂肪酸较高,胆固醇也较高。禽类肉处于两者之间。

中国“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吃家禽类肉和畜类肉,每日约50~100克,最好二条腿的禽类肉多于四条腿的畜类肉。鱼虾肉每日50克,多吃鱼,少吃肉类,不吃肥肉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这是老年人健康益寿必须做到的养生之道。

(3)膳食烹调有妙招,多用蒸、烧、炖,少用烤、煎、炸

饮食不当能致病,许多病都与饮食有关。专家已经肯定,食物在烤、煎、炸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致癌化合物,多环芳烃、苯并芘和间接致癌物杂环胺。这些致癌物在食物烤、煎、炸的肉类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大量产生。如果偶尔吃些问题并不严重,若经常吃烤、煎、炸的肉食,无疑不断向机体提供致癌物质,天长日久,越积越多,这些致癌化合物就对身体产生危害。为此,专家忠告,膳食中应尽量少用烤、煎、炸烹调肉类食品。如要用烤、煎、炸,应注意油温不能过高,时间不要太长,不要使用反复炸过的油,更不要吃已经烧焦的鱼肉和畜肉类食品。对于用淀粉挂糊或上浆肉类再煎炸,过去一直认为可以减少苯并芘和杂环胺一类致癌化合物的危害,但是,专家最新研究提出新观点,淀粉类食品经过120℃以上的高温加工,也可形成一种叫丙烯酰胺的化学物质,而且温度愈高,高温时间愈长,产生的丙烯酰胺愈多,这种物质在动物实验中的致癌作用已得到肯定。难怪西方人已经将炸薯条、炸薯片称作“垃圾食品”。因而,营养专家和预防医学专家极力推荐蒸、烧、炖的烹饪方法。

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并可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但是,脂肪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天摄入烹调油42克,已远高于199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25克。食用油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为此,新版《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或30克,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入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提倡吃弱油、清淡少盐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