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
——亚里士多德
核心提示:每个人都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观看对象,每个人同时又是别人观看的风景。就像上天的眼睛在观察万物,而万物不知。
观看时间:2008年11月8日早晨
观看对象:云山合唱队的女歌手,等等
早晨九点钟,我在茶亭的观察位置上坐定。半坡歌亭的私伙局开张了。隔着200米远的距离,我甚至能够看见拉二胡的老人手在风中颤动。悠扬的旋律随风飘荡在云山之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这首歌伴随我度过中学时光。听着这熟悉的旋律,我能忆起在田野行走时,家乡厂区的高音喇叭播放这首歌曲,故乡田野的景色是那样的迷人。
在半坡边上听涛亭的两个亭子里,是歌队在合唱。一边是清唱,一边是有乐器伴奏。前者是人之声,后者是人与物共鸣之声。乐队有小型扩音器,有女高音独唱。
一个女子在草地两棵树间系上了一张吊床。她正躺在吊床上听歌。这会儿,她仿佛是这半坡的女王。她在观看一个乐团的演出。而我却连她一起观看。人生与眼前的样子没有什么两样,不断观看别人,又不断被人观看。每个人都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观看对象,每个人同时又是别人观看的风景。
亭子里又唱响了第二首歌曲。是《敖包相会》。围观的人多起来了,里三层,外三层,石头上都站着人。我已看不见那只拉二胡的手,但我从旋律的变化中分明感到他的手颤动得更剧烈,旋律亦更加热情奔放。那几根马尾弦,会把人的灵魂勾出来。我仿佛看见一顶敖包在半坡草地拔地而起:白云、奔马、情人,应该出现的都依次出现。
游人不断被吸引过来。看来,声音要想吸引人,不光是先声夺人,声大也能压过声小的。茶亭的灯笼在北风中晃荡,鼓乐声飘扬在刚刚立冬的白云山,飘进刚刚进入冬天的人们的心里。环卫工人在半坡穿梭,似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们。这时,那位女王走了,吊床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老人坐在那里沉思。一位扎头花的女孩从坡下往上跑,她分明是奔向热闹的地方——亭子里围着很多人唱歌,一定很热闹。小孩子天性爱往人多的热闹地方去。
演唱者每唱一首歌,人们都自觉报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是一首《天路》。女歌手热情洋溢地歌唱。她不为一个铜板。比起那些用假唱掏走人民人民币的明星,我更敬佩眼前这位草根歌手。她是爱国的,但她一定也爱自己,热爱生命。只有热爱生命的人,才能抛开金钱而置身于自然。她为自己的生命长青、为这座山、为更多的生命歌唱。她不是明星,但在此刻,她应当比明星更值得尊敬。她一首接一首地唱。这一会,半坡属于她。属于这个为人民大众而歌唱的普通人。
音乐与国家治理与人的幸福息息相关。拿破仑说,音乐是国家大事。苏格拉底说,音乐的调式变化了,基础法律总要随着变化。孔子因此能够听音知政。音乐的节奏与旋律反映了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音乐含有甜蜜而怡悦的性质,不同的音乐对人有不同感受和教育,有的鼓舞热忱,有的引发思索,有的安抚灵魂,有的使人悲愤,有的让人疯狂。
歌曲本是人民发明的。歌手只是在帮大众发出声音。人民需要这种没有经过装饰的声音。人们自愿给予她最高的报酬——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她的歌声把半坡的人都吸引去了。即使坐在半坡边上的那个年轻人,包括环卫工人也停下了手中的扫把,一起把掌声献给了她。还有那位一直坐着或许是腿脚不方便的人,一直在揉腰的妇人和大树下的老者,都把赞许和欣赏的目光投向她。
女王又回来了。她再次系上吊床。但她没有躺到吊床上,而是在床边借助歌声扭动起腰肢。她一定是个好舞者。一位老妇人缓慢地走来了。我忽然想起自己的母亲。她辛苦了一辈子,晚年若是能到这里来走走,晒晒太阳,也是一种福分啊!儿童们在歌声中来回嬉戏,他们不再想到烦人的书本作业,不再为考试分数不安。他们渴望自然而然地在阳光下成长,像这半坡的花草一样。
谁为人民歌唱,谁就能赢得人民的真心赞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宣传者、演说者、歌唱者、创作者,都要牢记啊!现在,我已经看不见乐队的任何人,但我分明感觉到乐手们更加有劲了,还加进了鼓点的声音,把善张扬到更高处。他们给人愉快,他们自己也愉快。音乐本是人生命的必须,但音乐正在远离自然,远离生命,而离金钱越来越近。在家里,在汽车上,在音乐厅,在这些地方听音乐,我们容易听到金属的质感,很难听到生命的搏动。
据说,最早的音乐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号子声。在今天的半坡,出演了真实的一幕。在这真实的场景中,任何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是任何一个导演都想不出来的。就像那对夫妻在剥瓜子,妻子将她的头靠在丈夫的肩膀上,以及老者沉思时偶然的手势,都是天性的发挥。
在云山深处,在茂林之畔,在仙境一样宁静的地方,歌调在安抚着灵魂。半坡剧场没有创作,没有剧本,每个人都是杰出的演员,每个人同时都是观众。他们在演世界上最真实的活剧。人性在这里散发出芳香,天性因此张开了金色的翅膀。人类伟大史诗的序幕拉开了。在这里,哪里还需要什么创作,一切伟大的作品上天都为我们创作好了,只需要我们用一颗宁静的心来欣赏,来记录,来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