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的老家在南美和墨西哥,它的祖辈们面对严酷的干旱环境,与滚滚黄沙斗,与少雨缺水、冷热多变的气候斗,千千万万年过去了,它们终于在沙漠站稳脚跟,然而体态却变了样:叶子不见了,茎干成为肉质多浆多刺了。
这种变化对仙人掌之类植物大有好处。大家知道,植物的喝水量很大,它喝的水大部分消耗于蒸腾作用,叶子是主要的蒸腾部位,大部分水分都要从这里跑掉。据统计,每吸收100克水,大约有99克通过蒸腾跑掉,只有1克保持在体内。在干旱的环境里,水分来之不易,哪里承受得起这样巨额支出呢?为对付酷旱,仙人掌的叶子退化了,有的甚至变成针状或刺状,这就从根本上减少蒸腾面,“紧缩水分开支”。仙人掌节水能力到底有多大?有人把株高差不多的苹果树和仙人掌种在一起,在夏季里观察它们一天消耗的水量,结果是苹果树消耗10千克-20千克,而仙人掌却只消耗20克,相差上千倍。这不是仙人掌的吝惜,而是生存的需要。把一株具有茂密叶片的苹果树栽在沙漠里,它肯定就活不了。
仙人掌的刺也有多种,有的变成白色茸毛,密披身上,它可以反射强烈的阳光,借以降低体表温度,也可以收到减少水分蒸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