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诱人的海洋
10422300000008

第8章 大洋深处的“隐士”——海怪

小问号

卑尔根市的主教埃里克·庞托比丹1755年在他的《挪威自然历史》一书中写到:“假设有这种可能,即海洋的水能被排出,而且会被某种特大事故排空,那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数的和各种非同寻常而又令人惊讶的海怪就可能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都是我们完全未知的事物!人们为海洋动物的存在而争吵,认为它们的存在是虚构的,而眼前的这番景观马上就会确定关于海洋动物的许多假设的真实性。”海怪,也许一直以来,它们就隐藏在海洋的某一个地方。但由于其巨大的身姿和扑朔迷离的身影,长久以来,总是让人难以靠近,仿佛是一位隐居在大洋深处已经很久的“隐士”。海盗们将它们的头像装饰在船头辟邪,一些部落的人们将它们作为水神来图腾崇拜。历史的镜头拉近到了21世纪,人们对海怪的形象有了更多的深层的思索。不禁要问,那些海怪真的存在吗?是蛇颈龙的后裔吗?抑或只是鲨鱼一类的尸体的错认……

关于海怪真实存在的传闻历史上屡见不鲜。生于公元前59年的李维在书中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神秘海怪的传奇性故事。这只巨大的海怪甚至扰乱了布匿战争期间号称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最后,罗马军团被这只巨怪搅和得苦不堪言,不得不用重型大炮和投石器将其摧毁。将领们对与海怪的战争的重视程度堪比攻克一座守卫森严的城堡。

到了近现代,各类著作和新闻报道中对海怪也多有提及。布赖恩·牛顿在《怪物与人》一书中描述了一幕电影般宏大的场景。在1915年,德国潜艇U28用鱼雷击沉了英国汽船“伊比利亚”号,汽船在向海底下沉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随后,一头至少有18米长的海怪也随着这声巨响被抛向空中。这头海怪看上去像一条巨大的鳄鱼,但它却长有4只带蹼的脚和一条尖尖的尾巴。

1953年,澳大利亚的一位潜水员在海底进行一项破记录的潜水时,突然发现海水变冷了。随后,有一个球场那么大、深褐色的怪物很慢地收缩着从暗礁下面的巨大的黑洞中冒了出来。

我国新闻媒体对海怪也有所报道。在我国的浙江宁波,台风“海棠”经过之后,洋沙山昆亭永年塘发现了一头巨大的怪物,体长近12米,估计有2吨重。头部细长,表皮上有细细的毛发,嘴巴近1米长,腹部宽三四米,还可看清上面有橘黄色的条纹,但有部分腐烂,背骨十分粗壮。经专家们测算,其头骨就重达100多公斤。宁波大学的专家随即做了种种猜测,试图揭开怪物的神秘身份。认为巨鳄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巨鳄一般生活在热带淡水区域。而“怪物”和海象倒还有几分相像,身体庞大,皮厚多皱,有稀疏坚硬的体毛,嘴巴尖尖长长的;但海象生活在北极,不太可能只身来到亚热带的东海海域。

1977年的日本,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了关于发现“怪物”的消息,把“海怪”之谜推向了顶峰。当年,各种各样的文章一时在人群中传阅着,附带着照片的文章中穿插着:“这不像是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非常惊人呀!这是不次于发现矛尾鱼那样的世纪性的大发现。”“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活着的蛇颈龙!”……此事发生于当年的4月25日,日本的一艘远洋船“瑞弹丸”号正在新西兰的海面上航行,船员们打捞起了海下300米深处的神秘物。他们惊奇地发现这是散发着腐臭气息的已经死去的怪物。尸体上的脂肪和一小部分肌肉一丝丝地粘在甲板上。人们围拢了过来,细细打量这个怪物,发现其头骨和鲸鱼类的截然不同,相比肥大的腹部显得十分地小,而且颈部奇长,有4个对称的大鳍。经过测算,其身长大约10米,头和颈部长约2米,颈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长2米,重量约2吨。但因为种种原因,渔船没能够把怪物的尸体带回去给科学家们好好研究。科学家们对渔船上人们的所为大加抱怨,深感惋惜。在社会舆论的一片声讨下,渔船在靠岸后又再次返航,前苏联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船只也参加了返航寻找神秘怪物的行动。因为事隔已经有3个月之久,捕捞队伍费尽周折,最终仍然一无所获。海洋生物学家不得不扼腕叹息,声声抱怨道:“哪怕带回一个小小的牙齿骨骼也好呀!”

尽管没有带怪物的尸体回研究所,但是这并没有影响科学家们的好奇心。他们关于怪物的准确身份做了种种的推测。由于所持观点的不同,分为好多的派别。

有一部分学者将焦点集中在它是否为7000万年前便已绝灭了的蛇颈龙的后代。人们以怪兽骨骼图与蛇颈龙的化石骨骼做了比较。通过对整个骨架结构,乃至局部的鳍、尾、颈的仔细研究分析,科学家发现它们都有惊人的相似。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鹿间时夫教授认为:“从照片上看,仅限于爬行类,然而可以考虑太古生息过的蛇颈龙,可以说是发现了名副其实的活着的化石。”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的专家小岛郁生也说:“从照片看来,似乎是蛇颈龙后裔。蛇颈龙有两种,一种是头小颈长,一种是头稍大颈短;这似乎是颈长的一种……”法国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包雪女士以及一些新西兰生物学家等都同意这种说法。

也有的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东京水产大学对怪物的须条进行了蛋白质的分析,发现它的成分酷似鲨鱼的鳍须。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学者也说:“这个猎获物大概是鲨鱼,以前在世界各海滨附近曾发现许多别的怪物,结果弄清楚后,都是死鲨鱼。鲨鱼是一类软骨鱼。它们没有硬骨架。当鲨鱼死后,尸体逐渐腐烂时,头部和鳃部先从躯体脱垂,这样就形成一个细长的‘颈’,末端像个小小的头。许多日本渔民,甚至更为内行的人都被类似蛇颈龙的形状所愚弄……”于是媒体纷纷发表评论,推测这种怪物其实就是鲨鱼。但也有许多的海洋生物学家从肉色、体味、重量、脂肪等角度找出了此种学说的破绽。

于是,从鲨鱼说又转回到爬行类动物说。怪兽的头部呈三角形,这是爬行类独具的特点。日本著名科学漫画家石森章太郎根据骨骼草图,画了一幅怪兽复原图。如果照此图来看,它可真像一个爬虫类动物了。随后,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从怪物的两对腹鳍、长身体、长尾巴以及身体表面都是脂肪等特点,推测这是和迄今已知的鱼类完全不同的一种动物。

迄今为止,各门学科的专家学者们彼此争论不休,但仍旧没有确定这个海洋深处怪物的真实身份,成了悬而未解的谜团。人们也一直不能走近真实的海怪。可以说,海怪的身份像是一团雾盘旋在大洋深处,一直没能拨开它。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不用等到埃里克·庞托比丹所说的那一天,人们也会走近海怪,揭开它的真面目,邀请它到世界生物的大家园中来。

“小档案”

蛇颈龙是海中爬虫类的一种,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出现,到侏罗纪已遍布世界各地,白垩纪末灭绝。蛇颈龙的外形头小,颈长,躯干像乌龟,尾巴短。它们的身体非常庞大,长达11~15米,个别种类达18米。据海洋生物学家研究测算,一头成年的蛇颈龙的重量大约为1000公斤,相当于成年人体重的14倍。蛇颈龙的脖子长而且灵活,可以帮助身体在水下游泳的时候控制方向。蛇颈龙原本生存在陆地上,来到海中后,四肢特化为适于划水的肉质鳍脚。这样,身体能在水中往来自如,又能爬上岸来休息或产卵繁殖后代。蛇颈龙因为身体的庞大,也给在水中游动带来了不便,它们有时为了能够在海里下沉得更自如些,不得不采取痛苦的吞吃石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