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诱人的海洋
10422300000012

第12章 “浓妆艳抹总相宜”——观赏鱼

小问号

世界上最优秀的画家,面对五颜六色的蝴蝶、五彩缤纷的鲜花、五光十色的鱼类,都会感到技不从心、无能为力。大自然,让善于模仿和创造的人类也自叹弗如!在海洋博物馆里,许多人为海洋观赏鱼的美丽惊讶得目瞪口呆,哪一位画家也不会画出这样艳、这样美的色彩。生物学家说,世界上的鱼类色彩远比昆虫和鸟类的色彩更为迷人,更丰富……无疑,观赏鱼是海洋里最艳丽的风景!那么,你熟悉哪些海洋观赏鱼类呢?它们“浓妆艳抹总相宜”又是为哪般?

海洋中的观赏鱼很早以前就吸引了人类的眼球。早在古罗马时代,养尊处优的贵族们就爱上了羊鱼,把它作为宴会桌上的装饰品,让贵宾们欣赏羊鱼在临死前所变换的各种色彩,以此为乐。科学家经过细心的观察研究,发现海洋里的观赏鱼披上艳丽的外衣,各有用途:有的是通过穿上这鲜艳的外套来保护自己,有的让奇特的色彩发挥警戒功能,使敌手望而生畏,退避三舍,有的是用色彩向同伴传递爱心、表达情意……

“海洋公主”红边蝙蝠鱼。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底的红边蝙蝠,体长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身体像一只扁圆形的盘子,背鳍却高大挺拔,像一张高高扬起的帆,黑色的尾鳍上镶嵌了洁白的边,模样儿端庄高贵。它全身是灰黑色,体侧身体中央有一条灰黑色环带,从嘴部沿着头顶、背鳍、尾鳍、臀鳍、腹鳍的边缘,再回到嘴部,有一条红色边缘,非常耀眼迷人,仿佛一位高明的服装设计大师,在一件黑色外套上又匠心独运地加了一条红边儿。从观赏的视角看,红边蝙蝠鱼,既有色彩的艳丽之美,又有外形的端庄之丽。

“海中鸳鸯”蝴蝶鱼。花丛上飞舞的蝴蝶让观赏者赞不绝口,而遨游在珊瑚礁里的蝴蝶鱼无疑是开放在海洋里的“花朵”。这种生活在五光十色的珊瑚礁中的鱼类,具有一系列适应环境的本领,其艳丽的体色可随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蝴蝶鱼的体表有大量色素细胞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快速展开或收缩,从而使体表呈现不同的色彩。蝴蝶鱼通过“化妆”来改变自己的体色,每一次仅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这种本领就是世界上一流的化妆师也无法做到。它那薄薄的身体长成卵圆形,或菱形,或椭圆形,甚至长方形,但是无一例外都以爱打扮著称于海洋世界。一身色彩斑斓的外衣,让它成为海洋水族馆的明星,让游客情不自禁地在玻璃柜前驻足留连,目光随着它们游动的身影移动。蝴蝶鱼对爱情忠贞专一,大部分都成双入对,宛如陆生的鸳鸯成双成对地在珊瑚礁中游弋、戏耍,那份真情令人羡慕。美丽的蝴蝶鱼即使在吃东西的时候,也十分优雅。它长着扁平的齿,吃珊瑚虫时牙齿就像一小凿子一样,连珊瑚虫的骨骼也被轻轻地敲碎……

“海洋天使”雀鲷鱼。在海洋里雀鲷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穿着华丽的外衣,闪闪发亮,形成一圈圈迷人的光环,使海洋增加了梦幻般的色彩,有着“海洋天使”的美誉。雀鲷家族的斑马天使鱼,全身是由黑黄白的条纹组成的图案,很像草原上奔驰的斑马。蓝色纹天使鱼则在墨绿底子上,绣出湖蓝色的条纹,而尾鳍又像瓷釉一样由绿色渐渐地变成玉白。还有柯蓝天使鱼、皇后天使鱼、黄面天使鱼等,无不打扮得妖妖娆娆,好像随时都要准备参加一次皇宫里的舞会……

“海中明月”翻车鱼。这是一种长相很离奇的鱼,体短而侧扁,背鳍和臀鳍相对而且很高,尾鳍很短,看上去好像被人用刀切去一样。它游泳速度非常缓慢,身体周围常常附着许多发光动物,只要一游动,身上的发光动物便会发出明亮的光,远远看去像一轮明月,所以人们称它是“海中明月”,或者叫它“月亮鱼”,成为海中一景!翻车鱼既笨拙又不善游泳,常常被海洋中其他鱼类、海兽吃掉,可是它具有强大的生育能力,堪称海洋世界中最能生孩子的妈妈,一条雌鱼一次就能产出三亿个卵,因此它的子孙遍布世界各大洋。翻车鱼的“慢”游、发光、善生子等特长,使它也跻身于观赏鱼之列,成为人类的爱物。

“黑色幽灵”魔鬼刀鱼。它的身体像一把刀型,侧扁,没有背鳍,臀鳍宽大而发达,尾鳍成棒状,小时候它的尾鳍上会长出两块白色的斑点,随着岁月的流逝才渐渐消失。它们喜欢躲藏在密植的水草丛中,岩石、沉木的缝隙的幽暗环境里。即使饲养在水箱里,你也会忽略它的存在,但当它们偶尔在白天竖立游动着滑过水箱一际的时侯,你就会在心中暗自一惊,它简直就是一个黑色幽灵突然出现。它的眼睛已经退化,却依然能够凭着灵敏的嗅觉,借助宽大的臀鳍和桨翼一般的尾鳍,在水里异常灵敏地穿梭游荡。它那美妙的游姿、娴熟的游技,宛如一枚黑色的羽毛在风中舞动!魔鬼刀鱼酷极了,以一袭黑色震慑着人类的审美视觉,折射它惊人的魅力!

“拟态大师”躄鱼。热带海洋世界里,绚丽多彩的鱼类中,不仅有蝴蝶鱼家族,雀鲷鱼家族,还有让人别扭却惊叹的躄鱼家族。这个古怪的名字虽然是生物学家起的,但是它长得确实有点怪,模样儿有点像陆地上的青蛙,腿很发达,善于攀爬岩石、穿越珊瑚礁,却穿着一身夸张得令人害怕的华丽外套。它是海洋世界中一流的拟态大师。如果它游到橙色海绵附近,皮肤立即会变成橙色,如果来到了黑色的海绵中,马上又成了黑色,游到红珊瑚丛中,又会变成红色的了。它的拟态技艺让人类惊叹不已。原来,它的皮肤上有许多褐色小斑点和红色斑块,可以根据周边环境的颜色悄然改变自己体色,把自己很好地伪装起来。

海洋里可供人类观赏的鱼儿还有很多,像生活在太平洋珊瑚礁中的斑节海龙,身体是淡黄色的,从嘴部到尾柄却有数十条黑色环带,尾鳍鲜红色并镶嵌着蓝边,很像一支闪亮的烛光,还有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中的木瓜鱼,全身金黄色,体表密布着黑色圆点,宛如穿了一件时尚新潮的羊毛衫……

没有观赏鱼,海洋会暗然失色;海洋孕育了观赏鱼,观赏鱼又点缀了海洋。

“小档案”

动物在长期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中渐渐学会了保护自己,像梅花鹿、马等动物依靠快速奔跑来逃逸,像海参、蚯蚓等会使用“分身术”来脱身,像虎、狼等利用锋利的牙齿和有力的四肢与敌手搏斗,还有的动物慢慢学会了模拟周围物体的颜色甚至形体来伪装自己,以躲避伤害,生物学上称为“拟态”。在海洋中也有鱼类会本能地利用体色和体形的长处来保护自己,虽然它们无力回击和反抗,可是拟态能使它们转危为安,度过难关。千百年来,一些热带鱼类以它绮丽多变的色彩博得了人类的喜爱,可是除了金鱼的体色是通过人工长期培育形成,传供人类欣赏外,其余的大部分是自身巧妙选择的结果,属于“无师自通”,是鱼类在长期进化中的本能选择。否则,这些鱼类就会被无情地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