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歇后语鉴赏
10421900000096

第96章 楚王戏晏子——自讨没趣

“出处”《晏子使楚》。

“注释”晏子:晏婴,字仲,谥平,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语义”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故事”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有意当着晏子的面,侮辱齐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特地在大门旁边另外开了一个小门。当晏子去拜见楚王的时候,门口的侍卫不让他走大门,叫他从小门进去。晏子不肯走小门,对他们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是出使到楚国来的,不应该从这小门进去。”侍卫听了,就只好让他从大门进去。晏子见了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了!”晏子接着说:“在齐国的首都临淄,居民就有七八千户。街头上的人们肩并肩,脚跟脚,数也数不清。只要他们挥挥袖子,就能把太阳遮住;甩甩汗水,就会像下雨一样,怎么能说我们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的人,他们为什么要派你这样的人来出使楚国?”晏子说:“我们齐国派遣大使,有一个原则:对方是怎样一个国家,就派怎样的人去。有好国王的国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对方的国王是个没有才干的,我们就派没有才干的人去。我是最不中用的人,所以才被派到楚国来的!”

一天,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宴会时,有两个小吏绑着一个犯人来见楚王。楚王故意问道:“这人犯了什么罪?”小吏回答说:“这人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听了,问晏子:“齐国的百姓,本来就善于偷盗吗?”晏子站起来回答说:“大王,我曾听人说过:‘橘树生在淮南的时候是橘树,如果把它移植到淮北去,就会变成枳。’橘和枳的叶子是一样的,但它们果实的味道却完全不同。是因为水土不同所致。我们齐国的百姓从来不做强盗,一到了楚国,便做起强盗来,我看一定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成了强盗。”

楚王无理挑衅,想戏弄晏子,结果是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