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歇后语鉴赏
10421900000039

第39章 卞和献宝——给错了人

“出处”《韩非子》。

“注释”卞和:春秋时楚国人。

“语义”比喻把东西送给了未发现它价值的人。

“故事”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发现一块玉璞。卞和抱着玉璞来到王宫,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认为这是一块石头,给卞和定下欺君的罪名,命武士砍掉卞和的左脚。卞和非常伤心。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以为武王一定会识得宝物,便又带着玉璞献给武王,结果,和上次一样,武王又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脚。卞和大呼冤屈。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也不再去王宫,他抱着玉璞在荆山下痛哭。他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泪水都哭干了,流出血来。文王知道后派人去调查这件事。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痛哭,我悲伤的是,明明是天下无双的玉璧,却认为是石头,白白地埋没了;明明是诚实的人,却被认为犯了欺君之罪。太不公正了!”卞和的话传给文王后,文王立刻召他进宫,命令雕玉技师剔除玉璞外面的石质。经过技师的雕琢,文王终于得到一块玉璧,果然世间稀有,价值连城。文王把这块玉璧当做国宝,称为“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