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华歇后语鉴赏
10421900000144

第144章 杜操写草书——蝎子样

“注释”杜操:字伯度,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人。东汉著名书法家。

“语义”形容非常厉害。

“故事”杜操小的时候对蝎子十分感兴趣。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蝎子。后来,杜操做了官,每天都挥笔写字,批阅大量的公文,时间一长,就觉得写这种字体速度太慢。于是,他有了新的想法。原来,自秦始皇以来,李斯所提倡的小篆,因书写起来既费时又费事,已很少被人使用了。到了杜操生活的时代,他渐渐地发现,在许多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写起隶书也来不及那么一笔一画。尤其是前方送来的告急文书,字迹就更加潦草。杜操想,字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需要,文字的书写不也可以在隶书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吗?他长时间翻阅那一个又一个潦草的字迹,久久思索着。怎样使字写起来简便有力呢?忽然,他脑海中出现了蝎子爬行时翘尾巴的形象,眼前一亮,高兴极了。他想:有许多字,当写到一横一捺时,将尾巴翘上去,是多么有力啊!于是,他写出了新体的隶书,并进一步吸取了在紧急情况下书写的字体特点,创造了简便易写,银钩蝎尾的章草体。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传下了“杜操写草书——蝎子样”这一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