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0409300000076

第76章 食中的绿色生活

目前,一些生产者滥用生长激素和农药、化肥,使农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危害人身健康。有些农药的残留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不能全部排出,便在人体内存留,人们吃了这种受农药污染的蔬果,容易引起头昏、呕吐,甚至食物中毒,危及生命安全。有些蔬菜瓜果上的农药侵入人体数年后,才通过免疫系统、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的紊乱表现出来,甚至会发生癌症病变。

不要认为面粉越白越好 有些“雪白”馒头、“洁白”面粉里面含有超剂量的过氧化苯甲酰。这种“增白剂”对人体皮下组织、神经、肝脏极为有害。为此,到小摊小贩买东西吃,要谨慎,平时最好在单位饭堂或正规的餐馆就餐,干净卫生有保障。不少人认为面粉越白越好,这是片面的。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我国允许在面粉中使用的添加剂,能脱色漂白面粉,杀死微生物,增强面粉弹性和提高面制品的品质,但超量使用将影响人体健康。

贪吃“野味”后患无穷 在两广等地“不论鸟兽蛇虫,无不食之”,炖果子狸吃成风,与鹿羹、熊掌、驼峰、凤肝等并列,同为显贵席上的名菜。称广东人“有翅膀的只有飞机不吃,有腿的只有桌子不吃”,这是对部分国人的形象写照。此风近年愈演愈烈,由南而北,由沿海及内地,由城市至山乡,几乎没有一个穷乡僻壤,无不以能吃喝为荣,又无不以席上山珍之多而自豪!近年来由于滥食野生动物而“惹病”甚至致死的案例越来越多。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本身携带病菌,并且野生动物大多数生存环境不明、来源不明,卫生检疫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监控。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就是在对野生动物的猎捕、运输、饲养、宰杀、贮存、加工和食用过程中扩散、传播的。

滥食野生动物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对身体健康也可构成巨大威胁。非典是一场灾难。非典又是一声警钟。面对非典之祸的现实,人类应该痛定思痛,由自省而清醒,变得理智,变得较能遵循生态科学,节制自己的行为,以便对得起自己“灵长类”动物的光荣称号。但是恰恰是现在许多地方的人表现出来的对待野生动物的种种激进行为,却令人十分担忧。

现在吃奇、吃特已经成为一部分人追求的“时尚”,甚至被看做是“身份”的象征。再加上“药补不如食补”的片面认识,导致很多人相信野生动物的食补作用。实际上,根据家禽、家畜和几种野生动物的营养分析比较来看,它们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主要指标上,相差无几。并且,家禽、家畜肉类产品都是经过卫生防疫部门严格检疫之后才投放市场的,而“野味”往往来路不明,潜藏种种危机。

动物疾病专家指出: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炭疽、甲肝等。我国的主要猴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约有10%至60%携带B病毒。这样的猕猴把人挠上一下,甚至只是吐上一口唾沫,都有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脑感染的几率就更大。

食不可无绿 中国民间素有“食,不可无绿”的说法。绿色蔬菜富含天然叶绿素,含镁的叶绿素与人体含铁的血红素在结构上极其相似,营养学家形象地将两者称为“孪生兄弟”。大量研究发现叶绿素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被誉为“天然长寿药”。叶绿素具有很强的消除感染的能力,对机体感染有显著疗效,尤其对抗厌氧菌感染效果更好。大量研究表明,叶绿素可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肠道功能,还能刺激红细胞生成,对治疗贫血有益。蔬菜是除水果外饮食中维生素C的惟一来源,也是胡萝卜素、叶酸、核黄素、硫胺素和尼克酸的重要来源。经常吃绿叶菜可摄入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C能提高免疫力,并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有益健康。同时,从绿色蔬菜中还可以获得定量享有“超级保健元素”称号的叶酸,进而收到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当然,蔬菜中胡萝卜素的抗癌作用也十分重要。食用绿色蔬菜以接受日照充分的深绿色蔬菜为佳。

全球大量流行病学的调查资料显示,食用适量的蔬菜、水果可以降低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病率。许多具有健康保健作用的植物性食物,特别是蔬菜,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且只含有极少量的脂肪,这恰好与典型的美国饮食相反。

蔬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膳食纤维,特别是植物性食物谷物和蔬菜中包含的各种纤维成分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植物细胞进入消化道后,有些成分不能被酶分解利用,这些物质被人们称为膳食纤维。但近年来医学家发现,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西方饮食日益蔓延,患习惯性便秘的人群越来越多,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是诱发大肠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是蔬菜和谷物,中国传统膳食结构中纤维含量较高,每天摄取量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推荐量相近,这一点同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强调杂食,日常食物中包含有丰富的蔬菜、谷物等植物性食物是分不开的。现在人们逐步认识到膳食纤维对预防中老年人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便秘、结肠癌等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膳食纤维可加强肠道蠕动,作为一种促进发酵的物质而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可清除大肠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治疗便秘等,因此有预防大肠癌、糖尿病、胆结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