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衣食住行指南针
10409300000135

第135章 家庭火灾隐患及常备灭火装置

几乎所有的人都坚信自己的家里绝对不会发生火灾。然而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无数事实又表明,每年确实有许多好端端的家庭惨遭火劫。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城市火灾中,居民家庭火灾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多发于冬季。

家庭中潜在的火灾隐患有哪些呢?一般说来可分为气、电、油三大类。所谓气,是指煤气、液化气;所谓电,则是电器线路和家用电器,其中又以家用电热器最危险;所谓油,是指有机动车的家庭会存有少量汽油,常使用煤油炉、酒精炉的人家,会备有火油与酒精。这些物品尽管存量较少,但其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物品,除此之外,瘾君子的香烟头,直接就是“动用明火”了。

若想居家平安,必须遵循三条基本原则。一是用后随关,二是人不离开,三是临睡时、出门时,要查看一番。具体说,不论是用气还是用电,用完后一定要关闭,而且使用过程中人不能随便离开,这对使用电吹风、电水壶、电热毯、取暖器等家用电器尤为重要。所谓临睡、出门要查看,也是指要看一看该关的关了没有。如果这三条基本原则你记住了,做到了,并且持之以恒养成一种习惯,那么你也就能拒火灾危险于门外,确保天天平安。

家庭防火应常备的物品有:一是家用灭火器,二是安全绳,三是手电筒,四是防烟面具。另外,还有火场逃生面具。这种面具的过滤器能有效地滤除烟气中的有毒气体,有限时间可达15分钟。面具还有一个阻燃、隔热透明头罩,能保护逃生者不受热辐射的伤害,使逃生者能从容不迫地脱离危险。

国际上功能各异的救生器材与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滑梯或滑道、逃生系统装置、绳、带、索、网。绳、带、索、网都是十分轻便、经常能看得见的物品,只是略加改造成了人们高层逃生的必备救生工具。有的绳子一头系上了制动器,一头吊挂钩,使用时将挂钩吊在窗台或暖气管上,用制动器调节下滑速度。

家中备只灭火器,应当说是预防为主的极好选择。据消防部门权威人士介绍,1公斤重的干粉灭火机,完全可以扑灭室内发生的一般初始之火。火险发生之时,如果邻里之间,楼上楼下的居民齐心协力,把各家的灭火器汇聚起来,共同灭火,这样的自救起码对火势的形成与蔓延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有报道说,本海市区已有近百万户市民家庭配备了灭火器。每只灭火器的市场价格不到50元,但每户居民只需支付10多元,其余的由政府和生产厂家的赞助来分担。花钱不多,却为居民家中添置了消防器材,让人心中有了一种安全感。

美国研制了一种袖珍降落伞背带,附一副弹簧锁扣。使用时,将锁扣固定在物体上,套上背带下滑。日本有一种自垂救生索,它和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连在一起,绳索则安装在每个窗的外墙上框部。一旦发生火灾,只要消防控制室一动作,这些绳索便自动脱垂,在各个窗口形成一条条救生路线。还有一种高层安全降落伞,尼龙网全长120米,发生火灾时,人们将安全网的一头绑牢,钻进网口,就可顺网徐徐降至地面。除绳、带、索、网外,还有救生空气袋垫,面积有大有小,共分两层,上层压力较小,人跳在上面不会反弹出去,能起到缓冲作用,以便从三四楼跳下时安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