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积极的态度高调行事
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城池”自开
改变淡漠的生活态度
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之间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态度、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刚好相反,他们总是怨天尤人,不从自身找原因,总要为自己开脱,怎么都能找到借口,这无疑是饮鸩止渴!
叔本华说过:“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人不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看待事物的态度;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美丽的笑容;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不可能事事成功,但可以全力以赴……
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跳楼,也有人因为战胜失败而成就大业;有人会因为对手强大而胆怯,也有人会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也成为巨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发现就是,人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来改变自己的一生。”
地狱与天堂并非杜撰,而是现实。我们每天可以生活在地狱,也可以生活在天堂,关键看你怎么选择。
心态的问题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华严经》中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最好的艺术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颗心里有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样的作品来。
有个画家画夜叉罗刹,他天天模拟夜叉罗刹的表情,想久了,自己也变得一脸横肉的凶恶样子。后来一位法师建议他改画菩萨的像,画家的面相由此慢慢变得慈祥了,比本来的面目还要善良得多。
一个人心里想着的是开心的事情,他就会开心,想着悲伤的事情他就会悲伤。科学家从生理的角度对心态的影响做了解释。大脑是通过荷尔蒙这种化学物质来思想的。人想高兴的好事时,大脑中就会分泌一种叫A-内啡酞的荷尔蒙;人处于悲伤或者愤怒状态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出一种有毒的荷尔蒙——去甲肾上腺素。A-内啡酞荷尔蒙能提高人的免疫力,还能增强大脑活力,增加想象力和记忆力;去甲肾上腺素正好相反,抑制人的思绪,降低免疫力,给人带来疾病。所以从生理角度来看,心态是十分重要的。
心里种什么因,心外就结什么果。对于充实的人生来说,心态是决定因素。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城池”自开,但在生活中,很多人待人接物却很淡漠。
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曾在科研领域上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尽管他在科研事业上出类拔萃,然而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情绪障碍症患者。他性格孤僻内向,成天关在小房间里看书学习,演算公式,攻克难题,几乎谈不上有什么人际交往。他为人沉默寡言,兴味索然,给人一种“古怪”的印象。由于过分内向离群,对外界反应不敏捷,社会适应力很差,身体也因此大受影响。
数学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障碍症状,心理学上称之为淡漠症。淡漠症患者往往表情淡漠,缺乏强烈或生动的情绪体验。他们对人冷淡,甚至对亲人也如此,缺少对他人的温暖与体贴。他们几乎总是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须的接触,除一般亲属外无亲密朋友或知己,很难与别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糟糕。
他们似乎超凡脱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淡漠症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
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能会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单独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刻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淡漠症患者一般可适应远离人群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宗教事业和过隐居生活,但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的工作。
淡漠症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情绪特征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这样就出现淡漠症状。
由于淡漠症患者往往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治疗。治疗目标就是要纠正其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及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可要求他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应使其懂得一个道理:人生是一个奥妙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天地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沉醉在奇趣欢乐中,这样才能充满生活乐趣和前进的活力。要尽力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并逐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活动,增加与他人的交往,享受集体生活的乐趣。这样情绪淡漠的冰山才会逐渐消融,世上也会又多一个热情友好的快乐使者。
积极主动地改变人生
凡事积极主动去做,不仅能使人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力挽狂澜、回天有力,也能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活出精彩。
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次上学之前,教给他的宝贝女儿一个秘诀,那就是在学校里要多举手——尤其是在想上厕所时。
于是,他的小女儿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内急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极为深刻。不论她举手发问,或是举手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优先让她开口。这种不为人所注意的优先,竟然令这位小女孩在学习的进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甚至于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学。
多多举手,正是那位心理学家教给他女儿在学习生涯中的利器,是成功者积极主动的态度。进攻,必须强调主动;一切自卑、畏缩不前和犹豫不决的行为,都只能导致人格的萎缩和为人处世的失败。
很多人时常碍于面子问题,或担心被拒绝,或怕遭受批评,或因自己的热情总是遭对方冷漠的回应,而使得自己积极主动的力量逐日减弱。但只要我们增强一分积极的力量,就足以削弱一分消极的困扰。
所以,让我们去除无谓的怀疑,让自己更单纯一些,更热诚一点,充分掌握主动积极的力量,凡事多举手,多主动协助别人,成功就在眼前。
进取心是一种极为珍贵的美德,它能促使一个人主动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处在被动地接受任务的状态下。那么你可能要问,怎样才算有进取心呢?
进取心,就是主动做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等待别人吩咐。
几乎所有成功人士都具有事事主动的习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处处被动,处处受人压制,殊不知,这种被动局面完全是由自己造成的。如果你事事主动,事事想在前面,干在前面,你就会从被动的局面中解脱出来。
要想养成事事主动的习惯,就必须克服拖延时间的习惯。克服拖沓的习惯,有一些简单的方法:
——每天都从事一件非常明确的工作,而且不要等别人的指示,能非常积极地完成它。
——积极地去寻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益的事情去做,而且不要期望一定获得报酬。
一个人要想成为环境的主宰者,就必须有意识地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随时随地给自己制造一个积极进取的氛围,那么,事事主动的习惯就会在不经意间养成了。
永葆年轻快乐的心
人生的美丽在于人性的美丽,人性的美丽在于令人愉快的个性。要将他人吸引到自己身边,首先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
乐观就像心灵的一片沃土,为人类所有的美德提供丰富的养分,使它们健康地成长。它使你的心灵更加纯净,意志更加富有弹性。它,就像最好的朋友一样陪伴着你的仁慈,像尽职尽责的护士一样呵护着你的耐心,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你的睿智。它是道德和精神最好的滋补剂。马歇尔?霍尔医生曾对自己的病人说过:“乐观的态度,是你最好的药。”所罗门也曾说:“乐观的心态,就是最强劲的兴奋剂。”
有个大臣因智慧超群而深受国王宠幸。
智慧大臣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对待任何事情,他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想法。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他为国王解决了不少难题,因而深受国王的器重。
国王喜欢打猎。在一次围捕猎物的时候,不慎弄断了一截手指。国王疼痛之余,马上叫来了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劝国王不要为此事而烦恼。
国王听了很生气,认为智慧大臣是在取笑他,即命侍卫将他关进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致勃勃地忙着四处打猎。不幸的事终于发生了,他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埋伏在丛林中的野人捉住了。
按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祭献给他们的神,于是国王被押上祭坛。祭奠仪式开始了,主持的巫师突然惊叫起来。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手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要遭天谴的。野人赶忙将国王押下祭坛,并把他驱逐出去。国王狼狈地逃回国,庆幸之余,他忽然想起智慧大臣所说的话,便马上命人将智慧大臣从牢中释放出来,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和往常一样,仍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笑着原谅了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说我断指是好事,现在我能接受;但如果说因我误会你,而把你关在牢中,让你受苦,你也认为这是好事吗?”国王不服气地质问。
“臣在牢狱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猎的大臣会是谁呢?”智慧大臣笑着回答。
无论遇到多么难办的事,我们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
有一位虔诚的作家,在被人问到该如何抵抗诱惑时,回答说:“首先,要有乐观的态度;其次,要有乐观的态度;最后,还是要有乐观的态度。”
弥尔顿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他乐观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帮助他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经受着双目失明的痛苦,朋友们弃他而去的打击,他的生活曾一度陷入极端的困境——“面前是无边的黑暗,身后是魔鬼的呼叫。”——然而他并不曾放弃希望,而是“坚持与困难作战,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舵,迎着巨浪,向光明驶去”。
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人曾把它比喻成“心灵的晴天”,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晴天并不是每天都可以出现。乐观使人心态平和,它像一曲永恒的音乐,让我们重获力量和希望;而接连不断的折磨和苦难却使人烦躁、焦虑,它会一点一点地磨灭你乐观的心情。
从众多的人物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往今来,那些天赋秉异的伟人们大多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他们不为名利、金钱或权势所动,在平静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迸发自己的激情,例如荷马、贺拉斯、维吉尔、蒙田、莎士比亚以及塞万提斯等,在他们经久不衰的著作中,充分表现出那种对平静和乐观的追求。乐观向上的人物,举不胜举,我们在这里要提到的还有路德、莫尔、培根、达?芬奇、拉菲尔以及麦克尔?安吉洛等。他们之所以快乐,是因为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为之奋斗的事业中,享受着工作的乐趣——用他们的博学不断地创造美好的生活。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一生都保持愉快的生活态度呢?请阅读下面八条:
1.承认弱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承认自己的弱点,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忠告,并有勇气承认自己需要帮助。
2.吸取教训。面对失败和挫折,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勇往直前。
3.有正义感。在生活中诚实和富有正义感,朋友们就会乐于帮助你。
4.能屈能伸。人的一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或其他不幸,应该处之泰然,客观接受、积极面对。
5.热于助人。帮助别人,与人关系融洽,自然就会受人尊敬。
6.宽容之心。自己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必须宽容和同情他人。
7.坚守信念。做任何事情时,都必须坚守个人的信念。
8.心境开朗。以健康、豁达的心胸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快乐就会永存心间。
用热情的心高调处世
用热情的心拥抱生活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如果你有一颗热情的心,那么毫无疑问,现实将会给你带来奇迹。
他回忆说,当年在一个浓雾之夜,当他和他的母亲从美国新泽西州出发,乘船渡江驶往纽约的时候,母亲看着滔滔江水,喜气洋洋地说:“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情景啊!”
“有什么出奇的事情呢?”拿破仑?希尔不解地问。
拿破仑的母亲虽然年岁很大了,但她的声音里依旧充满了热情,“你看,那浓雾,那船工的号子,那船只四周若隐若现的光芒,还有消失在雾中的风帆,这一切多么动人而美好,多么令人不可思议啊!”
当时,或许是被母亲的热情所感染,拿破仑?希尔也被那厚厚的白雾,远处那若隐若现的船只所吸引。他说,那一刻,自己那颗一向迟钝的心,似乎突然得到了滋润,因为它开始渗透进一种新鲜的血液。他对于世界开始多了探索之心,热爱之情,他感受到了人间万物的壮美景象。
母亲注视着拿破仑?希尔,微笑着说:“亲爱的儿子,一直以来,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给你各种人生忠告。不过,无论以前的忠告你接受与否,但这一刻的话语,你一定要永远牢记。那就是:世界从来就有美丽和幸福的存在,她本身就是如此迷人,令人神往,所以,你自己必须要对它拥有不倦的热情,这是你一生幸福的保证。”拿破仑?希尔一直牢牢记住母亲的这些话,而且努力体会、感受世界,始终让自己保持一颗充满热情的心。这使他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始终具有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勇气。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许许多多成功的机会,使你可能发挥自己的一切潜力,而内心中是否始终充满热情,往往成为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分水岭”。那些意气风发的成功人士,必定都具有“热情”的品质。热情,一方面是一种自发的素质,能使你始终保持自身的活力与斗志,同时,它又是一种珍贵的能源,能帮助你集中全身力量,投身于某一事业或工作中,并获得巨大的驱动力。
用热忱赢得他人心
热忱是发自内心的激情,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肯定不会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
成大事者都拥有热忱。因为他们深知,多一份热忱,就会多一份收获。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获得了惊人的成就与声誉。
在家里,他的仆人都很热爱他,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没有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
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
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老罗斯福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还有一次,塔夫脱总统夫妇外出时,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宫,他没有去客厅,也没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
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的,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三十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热情,那样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你要想赢得他人的好感,你就要用良好的心态应对一切,就要用用热忱代替冷漠。
对他人主动热情
要想让他人喜欢你,你就要先喜欢他人。我们很容易以第一印象来评判一个人。通常,我们会凭借直觉的判断而选择亲近某人,或者疏远某人;当然,我们不会用言语来表示,但行动却往往泄漏出我们的秘密。
第一印象固然可以了解一个人,但却是不全面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他都会以相同的态度去回敬你,所以和他人交往,应该先相信他人,喜欢他人,否则,对方也不会喜欢你。
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如果我们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就会发现对方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么糟,这样,我们自然开始喜欢对方,态度也会变得和善;如此一来,对方自然也会喜欢我们,觉得我们是可以交谈的对象。
喜欢他人就要让他感觉到他是受欢迎的,所以,和他人见第一次面的时候,就要表现出欢迎的态度,主动向他人热情地打招呼,如果双方一直沉默,那永远只是陌生人而已。
有一位女士最不喜欢安静地待在聚会的角落,因此,每次在聚会的场合,总会见到她忙碌地在人群之中穿梭,抓住素昧平生的人闲话家常,替他们拿吃的、找位置等等。由于她主动向别人打招呼,使得别人对她产生亲切感,即使是较为腼腆的人也会自然而然地找她聊天。
所以,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
很多人与他人初次见面时,总是不愿先开口,期待对方开口,如果你主动与对方打招呼,必定会使对方对你印象深刻。
同时,注意一定要以愉悦的心情和他人打招呼,这样才能赢得好印象。
同样都是打招呼,亲切愉悦的招呼会使人愉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如果你拉长着脸,语气沉重地向他人打招呼,必定会让对方觉得你似乎出于无奈才打招呼,对你产生排斥感;相反,愉快而开朗的口气和表情将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他会认为你很喜欢和他说话,乐于和你谈话。所以,保持心情愉快、说话亲切热情,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激励斗志,永不满足
行动是成功人士的秘诀
人有两种能力,即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期待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我们读过这样一则古文: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穷和尚说:“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这些就能去吗?”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行动的想法是达不到目的的空想。
行动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成功开始于心态,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永远是你采取了多少行动让你更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所有的知识必须化为行动。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唯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主要的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过,当时,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
目前,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已被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
这篇短文的原作者是Eebert Hubbard,文章最先出现在1899年的Philitlnc,后来被收录在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上——“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我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要强调的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
“只有行动赋予生命以力量。”罗文为德谟斯特斯、克雷洛夫、拿破仑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脚。
“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秘诀。
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唯有行动才能成功。
激励斗志,永不满足
不满足不是心灰意冷,而是上进心的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在全世界的历史中已经产生了很多真正的进步和改革。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绝不能轻易满足。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而且能改进和提高我们周围的世界。
美国有位盲人作家,原本是收入不低的技术工人,在步入中年时因患病而双目失明,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有一天,他突然决定要利用自己的余生来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于是,他想通过写作,将自己在困境中对生存的决心和勇气记录下来,提供给需要鼓舞的人们。
一次他在图书馆借书时,有人问他借的是什么书,他说:“一本教人如何成为作家的书。”那人又问他如何去读,他说:“我请人念给我听。”最后那人带着嘲讽的口吻说:“你为什么不做些适合盲人做的事?”
他不以为然,没有让别人的耻笑影响自己的目标和决心。凭着不凡的毅力,后来终于成为数十本畅销书的作者,风靡全美。
不满足能激励人们从弱者变成强者,从失败走向成功,从苦难走向幸福,从贫穷走向富裕。
当你犯了错误时,你该怎样办呢?当事情出了问题时,当他人对你产生误解时,当你遭遇到失败时,当一切都似乎暗淡无光时,当你的问题看起来好像不可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时,你又该怎样做呢?
难道你就无所作为,听任困难压倒你吗?难道你就束手无策,逃之夭夭吗?
面对困难你能激励斗志,把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吗?你能确定你需要什么吗?当你认识到你所向往的目标能够并将要实现时,你能应用切实而清醒的思考并积极行动起来吗?
拿破仑?希尔说:“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的成功的种子。”请你回想一下,在过去是不是有过巨大的困难或不幸的经历,而它们却鼓舞着你取得了成功和幸福;没有它们,你反而不会取得这种成功和幸福。这种情况难道不是真实的吗?
永不满足能够激励你取得成功。爱因斯坦是不满足的,因为牛顿的定律不能解答他的一切问题,所以他不断地探究自然和高等数学,终于提出了相对论。当然,我们并非都是爱因斯坦,我们的奋斗结果不一定能改变客观世界,但它却能改变我们的主观世界,使我们能沿着我们所要走的道路前进。
挑战极限,敢于冒险
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开创者王选院士曾说:“在科学上要有所成就,就绝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而要处处争取领先。”这是因为具有果敢精神的个体,遇事总喜欢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能够标新立异,对传统的习惯、陈腐的观念采取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而长时间生活在被人照顾、受人支配的环境中,慢慢就形成了依附或安于依附的心理状态,这种依赖感一旦形成会逐渐地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使之变成一个毫无主见的庸人。古往今来,大凡取得突出成就的伟人,都得益于他们所拥有的果敢性格与心态。
冒险,几乎是所有行事果断的人所热衷的事。敢于冒险,敢于挑战极限,才能体验生命的壮观。
在一个人做出果断决策的同时,就意味着可能有两种情况发生:一种意味着成功,另一种意味着失败。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承担这份风险,那么做到果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假如足球运动员在射门的刹那承担不了射偏的风险,那么,大好的机会便在迟疑中悄悄溜走,留下的是更深的遗憾。
果断做出决策,我们可能还有胜算的希望,否则,一点希望都没有。世界上没有万无一失的事,在面临选择、面临机遇、面临困惑的时候,要做出决断,就必须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世界是上帝安排的一个赌场,人间是冒险家的乐园。做出与众不同的选择,勇闯禁区,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八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员工们都年牢记住了总经理的叮嘱。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员工,总经理对新员工又交代了一次上面的叮嘱。
“为什么?”这时有个年轻人小声嘀咕了一句。
“不为什么。”总经理满脸严肃地答道。
回到岗位上,年轻人还在不解地思考着总经理的叮嘱。其他人劝他干好自己的工作,别瞎操心,听总经理的,没错。但年轻人却偏要走进那个房间看看。
他轻轻地叩门,没有反应,再轻轻一推,虚掩的门开了,只见写字台上放着一个纸牌,上面用红笔写着——把纸牌送给总经理。
这时,闻知年轻人闯入那个房间的人开始为他担忧,劝他赶紧把纸牌放回去,大家会替他保密,但年轻人却直奔15楼的总经理办公室。
当他将那个纸牌交到总经理手中时,总经理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因为我把这个纸牌拿来了?”
“不错,我已经等了快半年了,相信你能胜任这份工作。”总经理充满自信地说。
果然,年轻人把销售部的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勇于走进某些禁区,你会采摘到丰硕的果实;打破条条框框的勇为天下先的精神正是开拓者的风貌。
一个富于挑战的个性,在工作上必会有所表现、有所突破,无论在哪个部门都是别人急于网罗的对象。如果某人老是待在同一个地方,容易守旧,丧失创造力,也会成为包袱对象。
如果你只想过芸芸众生般的生活,你可以维持现状;但如果你想过好的生活,就要敢于挑战极限,敢于冒险,争取每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以达观的态度面对挫败
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障碍、困难,遭遇很多失败、痛苦。在挫折面前,有的人会出现暴怒、恐慌、悲哀、沮丧、退缩等情绪,影响了学习和工作,损害了身心健康;而有的人却笑对挫折,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善于把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摆脱失败,走向成功。
意大利杰出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监狱里自得其乐,用破旧的小提琴练习和演奏;波兰伟大诗人密茨凯维支在牢房里构思诗作,在放逐途中创作了著名的《十四行诗集》。
一个人遭到挫折之后,应该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将不良情绪导往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得到升华,这是最为积极的办法。善于采取升华这种积极的方式,就能像贝多芬说的一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面对苦难和挫折,你要抬起头来,笑对它,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今后会好起来的”。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向往美好的未来,是困难时最好的自我安慰。在多难而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健康的心,需要绚烂的笑容。苦难是一所没人愿意上的大学,但从那里毕业的,都是强者。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苦难往往使人痛不欲生。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吟诵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失去二弟的刘备,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在当今竞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为一阵微不足道的波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激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的泪,继续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