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年诞辰忆萧红
1029600000019

第19章 柳亚子七首

柳亚子七首

赠蕻良一首并呈萧红女士

谔谔曹郎①奠万哗, 温馨更爱女郎花。

文坛驰骋联双璧,病榻殷勤伺一茶②。

长白山头期杀贼,黑龙江畔漫思家。

云扬风起非无日,玉体还应惜鬓华。

①蕻良原姓。

②月中余再顾萧红女士于病榻,感其挚爱之情,不能弭忘也。

赠萧红女士病榻

轻炉烟静不哗,胆瓶为我斥群花①。

誓求良药三年艾,依旧清淡一饼茶。

风雪龙城愁失地,江湖鸥梦倘宜家。

天涯孤女休垂涕,珍重春韶鬓未华②。

①余以丛菊贻君,君尽斥瓶中凡卉以供。

②君赋诗赠余得“天涯孤女有人怜”之句,怆然挥泪,遂不复作。

浅水一首为萧红女弟赋

九龙穷岛惨难春,浅水湾头火葬辰。

倘抵成灰贞德惨,宁输流血竟雄频。

文章辽海终名世,衣钵稽山老胆薪。

一诀无缘惭负汝,凯旋应许奠江浱。

1943年

端木蕻良谱萧红事为梨花大鼓

鼓词以授歌女董莲枝索题赋此

魏武人豪子桓劣,子建风流推第一。

江山文藻三千年,又见红楼一枝笔。

红楼血脉谁贯通,科尔草原生悲风,

黄沙大漠无穷际,善感缘情旷代逢。

承平非复康乾世,钗黛才华等儿戏。

黑龙王气黯然消,钟灵独数蝉娟子。

婵娟自昔多坎坷,飘零异代宁殊科。

慷慨抛家入汉阙,当年意气倾山河。

山河可惜非完好,胡骑凭陵渡江早。

裙屐联翩访太行,雄冠剑佩称同调。

羽书前敌烽烟急,突围夜踏咸阳月。

遗憾桥陵拜未遑,鼎湖长念攀髯烈。

双栖从此又巴渝,滟江流入画图。

拥翠山城晨点笔,盘龙镜槛夜施米。

点笔施米都不俗,风波亭外风波恶。

海山飘渺岛扶馀,柔乡避地差安乐。

辛苦柔乡避地来,无端疾病竟成灾。

娇喘支床羸病骨,明眸忍泪识仙才。

仙才病骨逢君暮,渔阳鼙鼓魂惊怖。

鹑首钧天痛畀秦,升旗山上降幡竖。

芦中亡土正艰危,风雨潇湘死别哀。

一代红颜怜下葬。皓躯成骨骨成灰。

成灰成骨恩情重,山阳邻笛桓伊弄。

浅水湾头堕泪碑,七星岩畔相思梦。

梨园弟子董娇娆,宛转歌喉唱六朝。

谱就新声传恨事,有人珠泪湿红潮。

1942年8月20日

11月4日蕴山以车来迓,偕翦伯赞、刘遐翚同游浅水湾,

觅萧红女弟埋骨灰处不获,怅然有作。

浅水湾头吊落红①, 余生无分更相从。

最怜句好诗成谶,难忘愁多病转慵。

玉骨成灰龙汉劫,虬髯卷土大王风。

怒涛砰訇殷雷震,后种前胥倘尔雄。

天涯孤女有人怜②,病榻残诗泪泫然。

周老嘘寒成隔世,骆生断脰又今年。

风幡忍怨花无命,电语长疑意未传。

辛苦红楼成绝笔,咸阳烽燧正烧天③。

迓我朱翁最有情,翦生豪宕更刘生。

湖山啸傲非今日,草昧经营赖小成。

楼阁齐云劳者血,金丝鲁壁故人盟。

驱车赤柱村前路,仙袂迎风意态轻。

自由呼吸已难求,愤语弥深刺骨仇④。

迟饮黄龙轰兽窟,频惊白马葬清流。

眼前山海情堪恋,袖底风云意岂休。

斩鳄屠鲸吾辈事,相期携手奠神州。

①六年前岛上旧句。

②萧红病中赠我句。

③萧红临命以尚有半部红楼未写为憾,盖欲传长征后延京史迹。曰“红楼”者,赤都之隐语,非欲续曹雪芹书也。

④剪伯赞语。

1947年11月4日

重游浅水湾寻萧红墓

11月22日偕佩妹暨蕴山、鲸文、舒翎重游浅水湾。鲸文言萧红埋骨灰处在石栏中大树下,拟为题名之举,诗以纪之。

真向萧红墓上来,参天大木异松槐。

埋香坏土磁瓶好,劫火卢鸦①玉骨灰。

椽笔题名怜后死,女权新史儿人才。

汉皋解佩年时事,倘遣曹生有怨哀。

重与驱车揽胜来,风流人物属吾侪。

周郎顾盼饶英气,老子婆娑遣壮怀。

一妹虬髯终古恨②,冬花春卉并时开。

小乔自美鸿妻健,更喜朱家骖乘才。

①法兰西女杰贞德受火刑地。

②萧红原名迺莹,与张应春同姓。

1947年11月22日

七 绝

杜陵兄妹缘何浅,香岛河山梦已空。

私爱公情两愁绝,剩挥热泪哭萧红。

戴望舒①一首

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1944年11月20日

①戴望舒,男,1905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毕业。在读书期间即有诗名。曾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烙印》等诗集存世。

满红①一首

哀 萧 红

对于死,

这战争的年代,

我是

不常悲哀或感动的。

但如你那青春的夭折,

我却要向苍天怨诉了!

①满红,诗名李满红,原名陈墨痕,1917年生于辽宁省庄河县,毕业于西北大学。1942年因患急性肠胃病猝然去世,时年25岁。

聂绀弩五首

浣溪沙·怀萧红

(墓在香港浅水湾)

浅水弯头浪未平,秃柯树上鸟嘤鸣。海涯时有缕云生。 欲织繁花为锦绣,已伤冻雨过清明。琴台曲老不堪听。

萧红墓上

(—)

葡匐灵山玉女峰,暮春微雨吊萧红;

遗容不似坟疑错;稗字大书墨尚浓。

《生死场》栗起时懦,英雄树挺有君风。

西京旧影翩翩在,侧帽单衫鬓小蓬。

(二)

支离东北兵戈际,转徙西南炮火中。

天下文章几儿女;一生争战与初终。

狼牙咀敌诗心蛊,虎口修书剑气虹。

蒋败倭降均未见,恨君生死太匆匆!

(三)

奇才未也例奇穷,小病因循秋复冬:

光线无钱窥紫外,文章憎命到红中。

太平洋战轩窗震,香港人逃碗甑空。

天地古今此遥夜,一星黯落海隅东!

(四)

东风今已压西风,春在文园艺圃浓:

众鸟争鸣花笑里。百花齐放鸟喧中。

呼兰河畔花成浪,越秀山边鸟作钟。

万紫千红犹有恨,恨无叶紫①与萧红②。

①叶紫(已故):《丰收》作者——“奴隶丛书之一”。

②萧红: 《生死场》作者——“奴隶丛书之三”。

聂绀弩,男,1903年生于湖北省京山县。早年曾做过教员,后当过编辑。“九·一八”事变后加入左联。抗日战争中与萧红交往较密。

方未艾一首

无 题

呼兰河畔访萧红,雪化冰消大路通。

景物全非人不在,荒园枯木觅遗踪。

梁山丁一首

忆 萧 红

小城三月雪消融,万里遥闻《春曲》声,

重访呼兰《生死场》,新人一代忆萧红。

陈凡一首

萧红墓近况

年年海畔看春秾,每过孤坟息旅筇。

黑水白山乡梦渺,独柯芳草旧情空。

沧波不送归帆去,慧骨长堪积垢封?

生死场成安乐地,岂应无隙住萧红!

陈雷二首

萧红故乡感怀

萧萧愤离去,红泪落冬寒。

故里情思重,居然逝天南。

家国风雨散,乡声梦魂牵。

大哉歌四化,变傲蝶飞天。

端阳怀萧红

才华早夭书犹存,每祭端阳忆诞辰,

荒塜遗恨留南国,可知呼兰日日新。

王孟白二首

得读端木蕻良纪念萧红诗续成两篇

(一)

边塞风云起苍黄,何堪国破与家亡。

迷茫草原飞乳凤,炎荒海上拜真王。

异军才调惊流俗,峨眉宛转染秋霜。

人间多少伤心事,浅水湾头惹恨长。

(二)

呼兰河畔草青青,天南地北早闻名。

女儿原有英雄气,文采偏从鲁迅风,

身后论定求慧眼,知音仍在是多情。

也嚣纷纷成何益,都付无言一笑中。

1981年10月1日

陈隄三首

访萧红故居感怀①

颓垣断瓦带愁看,每访故居每黯然。

一代才华烟水外,孤魂何日过渝关!

①此诗写于萧红故居修复前, 即1981年萧红四十祭辰。

再访萧红故居

(一)

香消玉碎四十年,一吊遗踪一黯然。

尘锁雕梁春似梦,云横杨柳雨如烟。

窗前隐隐惊鸿影,园后依依百卉妍。

物是人非心意冷,无期再会恨绵绵。

(二)

才高命促亦堪怜,空有文章百代传。

胡骑铁蹄悲塞北,庶黎涂炭哀江南。

生逢贫病遭白眼,死在华年心不甘。

一缕孤魂亲友泪,呼兰河水总呜咽。

今值“端阳诗会”录旧作,略有修订,以襄盛举。

访青岛萧军萧红故居①

雨洗风吹五十年,故居未改旧时颜。

小楼灯火三更夜,大海沉浮六月天。

沪上投书方索寞,栈桥悄语又南迁。

庭前犹有杂花树,万紫千红不忍看。

①两萧于1934年6月卜居于青岛观象一路一号,今已阅半世纪。两萧写作勤奋夜以继日。居住距海颇近,两萧亦去沉浮于汪洋之中。曾致书鲁迅先生,于焦急中得先生复信慰勉有加。是年中秋,中共青岛地下组织受破坏,地下组织负责人之一孙乐天,约萧军于栈桥会面赠金四十元;促两萧火速逃亡上海,两萧乃乘日本客轮大连丸离青岛南下。余于1983年4月往访青岛两萧故居时,见风景依旧,人事已非,萧红溘逝,萧军犹存,感何如之!草此七律发于同年7月2日“黑龙江大学”校刊。

彭放、晓川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