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帝后
10289900000069

第69章 前往朝发

严思照一行人本来是打算第二天一早就要走的。船上才死了两个人,严思照却没事儿人一样,沾到枕头的一瞬间就立刻睡了过去。阿星怔怔的望着他,心想这个人真是没心没肺,可自己也真是没心没肺,死了两个人,她最担心的却还是受了惊吓的阿茶。

什么时候变得这般麻木无情了呢?她一点感觉也没有。

死掉的那两个人,他们也有父母妻儿,他们死了之后,父母妻儿的日子应该会很难过吧?

可他们必须死。这世上的事情总是充满了矛盾。明明心怀不忍,却不得不杀;明明心怀爱意,却总是争吵……明明与之羁绊深沉,却注定要亲手毁灭。

她又想到那日大帐外,残阳如血的草地上,士兵把阿格思的下人全都杀死,就好像杀死一只小羊羔那样。

第二日清晨,江水拍打着船身哗哗作响。阿星没有醒,有了身孕之后,她变得很嗜睡。船队顺着冬风起航,向着景国国都朝发驶去。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江水浩浩,藏着千百年来的是是非非。

严思照这天倒是很早就起来了。大祭司给了他很多关于景国和朝发的情报,他得花时间把朝发的事情整理出一个头绪来。

近文和氏,与德远陶氏,叶云越氏,朝发邹氏,熙城赵氏,为景国五个最具盛名的贵族。五大家族人才济济,百年之中匡扶皇家,男护边境,女充后宫。自十七年前,越氏衰落之后,五大家族还余其四,其中势力最盛的,莫过于当今皇后的母家邹氏。

邹皇后是太子的生母,景国宰相的大女儿。她当年以宰相家大小姐的身份,嫁给东宫太子华隆德为妻,这世间的荣华富贵,她都能享之不尽。太子隆德,潇洒倜傥,妃子邹氏,美艳绝伦。自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邹皇后当年在东宫太子府,也是宠冠一时。

她嫁给太子的时候,是十六岁。正如阿星嫁给自己的年纪。太子娶她的时候,正值弱冠之年,正如自己娶阿星的时候一样。想必那隆德太子对她的宠爱,也和自己对阿星的宠爱相去无几吧?严思照不禁这样想。

可惜后来,命运也变得那样恶俗了起来。她最心爱的男人有了别的女人,那个女人渐渐夺走了丈夫对她的宠爱。隆德太子年三十,叶云越姝入东宫,为良人。从此偌大一个太子府,人人只知有姝良人,不知有太子妃。

这些事情可不能让阿星知道了,严思照心想,不然她又胡思乱想,整天拿话酸他,说些“你会不会在我三十岁的时候也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大美人回来做良人”之类的话。

严思照不愿意去想这些事。不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事情很荒谬,而是因为他觉得这些事情很有可能。他身为太子,将来就是严国的皇帝,身边自然不可能只有阿星一个女人。不是已经有一个乌勒珠了么?只是她远在阿沙赫的皇宫里待产,而阿星在他身边罢了。

此番去朝发,是要办大事。此事若能成功,肯定是大功一件,到时候勿用说他太子的地位,就连随行啊阿星,也会被视为功臣,说不定正妃之位,就能落到她的头上呢?

大祭司为这个女儿计至于此,当真是可喟可叹。而他自己,又何尝不希望阿星能够做他的正妃,将来做他的皇后,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呢?

阿星睡到日晒三竿醒来,从近文到朝发要走近十天的水路,她在这船上闷得无聊,就从索子桥走到华延正的船上去,听他将景国国都那些有趣的故事。什么长史家的大公子和太尉家的大小姐订了亲,太尉家的大小姐却喜欢户曹家的公子,两个人私定了终生,相约要私奔,约定上元之夜三更时分在城墙底下见面,结果太尉家的大小姐在城墙底下等了一夜,没有等到情郎。小姐心如死灰,没多久就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长史家的大公子。

阿星双手托着腮听华延正讲故事,听得不是很明白,就问:“为什么他们两个人要私奔呢?既然还没有成亲,大可将事情告知父母,然后不就可以结为夫妇了么?”

华延正笑道:“两家人有婚约在先,是不能悔婚的。”

“你们景国人真奇怪,既然女孩子都不愿意嫁,为什么还要强迫人家嫁给不喜欢的人呢。在我们严国,两个人就算有了婚约,只要讲明了感情不和,退掉定亲的礼物,就可以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了。”

华延正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在严国是可以,在景国是不可以的。”

阿星还是喃喃的说:“真奇怪。”

“难道在严国,就没有女子被逼着嫁给不喜欢的男人这样的事情么?”

阿星刚想说“没有”,转念又想起了阿格思,神色便黯然:“有……是有的。除非是圣旨。皇命不可违。”

“原来也有这样的事,我只当严国的人都是自由自在的呢。拿你们的话来比喻……就像草原上的雄鹰?”

阿星苦笑着说:“哪里能呢,我在草原上生活了那么多年,也没有觉得时时都自由自在的。人在这世界上活着,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很多不如意的。”

华延正笑道:“小小的年纪,感慨倒是挺多。你的日子过得还不自在?家财万贯,婢仆如云,夫妻恩爱,又喜得贵子,你应当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是这样吗?”阿星恍然,“我却是一点感觉也没有呢。我心里只想着这些日子以来遇到的事情,总是心里难受呢。”

“哦?你有什么难受的,说来给我听听?”

“我在阿沙赫遇见的两个朋友,本来相伴而行,现在确实一个杀了另一个,闹得两国都不得安宁。在景城的时候,有一个唱歌的姑娘在我们院子里跳了井,好不容易才救活过来,谁知她却帮着人在我们的酒里面下毒……后来她被真正下毒的那个姑娘杀死了。我们好不容易到了周国,却听说了叶云城那些惨事。我心里总觉得难受呢。”

最难受的还是知道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这件事。她以为父亲只是使了个权宜之计,骗了太子和皇帝,她特地给父亲去信,问他事情的原委,父亲却至今也没有回信。

华延正听了她这些话,道:“原来如此,你们这一路也遇到很多事情啊!你说的那两个朋友,想必是陶然和姜孝吧?”

阿星默默点点头。

华延正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她,他知道姜孝的骨灰是阿星一行带回来,交给姜家人的,他也从皇弟华延心口中听说过姜孝一案的详情。五十几条人命就这样被杀害,当真是一桩大罪孽。华延心现在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去找陶然。可他们现在最需要担心的还不是这个。

华延正觉得当下他们最需要担心的,是陶然为什么要杀姜孝。若是单纯为了利益,这些活跃在各国的商贾之间争利的事情层出不穷,因为各家的背景都很深厚,关系又错综复杂,若是杀个人就能把事情解决,争到利益,那么各家之间早就鱼死网破了。

这样看似不合理的举动,一定是事出有因。华延正推测,只有两个解释,要么是陶然被人陷害,要么陶然是受人指使。这两个解释都不是什么好兆头。

如果陶然是遭人陷害,那么究竟是谁在陷害他?姜家死的那些人可是实实在在的死了,陷害他的人想必也是非同小可。

如果陶然是受人指使,那么究竟是谁在指使他?陶家富可敌国,祖上还袭着爵位,这样一个家族的公子,能够指使他的必定是更厉害的人物。

……是太子么?

听说越星在景城附近被劫,而且陶然也派人在她的食物里下过毒。北地之战,太子派大军出战,却还是一败涂地。其中很大一个原因,不是因为严军骁勇善战,而是因为严军背靠景城,粮草丰足,补给顺畅,而景国大军背靠叶云,叶云在当年的清扫中穷下来,太子心有芥蒂,一直没有让它再富足,加上支持战乱,越打越穷,到最后补给根本就跟不上了。

所以太子出此下策,认为杀掉景城的少主,让景城陷入混乱,多少可以削弱严军的力量?

这真是讽刺啊!帮助严军同景国作战的城市,竟然是当年景国的逃荒者所建立的。

而阿星此刻却还在伤感她两位朋友的反目。她大概不知道景城的渊源吧?那是一坐所有景国人都又爱又恨的城市。

“朝发是怎么样的呢?”阿星喝了一口茶,同茶水一起吞掉了心中那份伤感,又开始找华延正说话。

“朝发很繁华。”

“整个景国最繁华的么?”

“最繁华的。”

“我听说景国灾害频繁,朝廷救灾的开支很大,已经拿不出钱来维护京都繁华了,是真的么?”

华延正被她问得一愣,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