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亏时绝不张口
选择合适的时机骂人,当然也应当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坚决不能出手。
华瑞是公司里不可多得的技术型人才,正因为如此他在公司虽然只是个普通员工但也小有地位。上司对他宠爱有加,同事更是不敢惹他,颇有点小霸王的味道。
华瑞有一个嗜好,就是打游戏,大大小小的游戏都倍受他的青睐。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工作,所以在上班的时候打游戏也是家常便饭,上司对他这点感觉颇为头疼,但念在他的才能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最近,公司因为效益好,决定扩大规模,同时招聘新人。在这次招聘的人当中,有几名也是技术型人才,同华瑞不相上下。这一次华瑞总该有些危机感了吧,工作是更认真了,可是上班打游戏的臭毛病还没有改。
这一次的项目中,华瑞有一个问题没有做好,同事便拿着来找他,正巧华瑞打游戏正打的火热,于是便随口应付“你过一会儿再来啊,没看我正忙着呢嘛!”平日里就要看华瑞眼色的同事,这次可真的急了,“你忙什么啊?现在是上班时间,是打游戏重要还是工作重要啊?这个项目下午就要交给客户了,现在出了问题,你是不是应该马上看看啊?”
华瑞还是没有停止打游戏,“什么问题那么严重,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放那儿我一会儿就搞定了,不要在这打扰我。”
同事见他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生气极了,直接把华瑞的计算机切断电源,华瑞打得正高兴,突然计算机关机了,看见同事手中的电源插头,气急败坏的冲着同事大喊大叫起来。
两个人的争吵引来了从旁边经过的上司,上司询问了事情的经过。说完之后华瑞还昂首挺胸的等待老板的裁决,一向被老板宠爱的华瑞以为这次也不例外,没想到老板竟然辞退了他。
华瑞大吃一惊,站在原地许久都没有反应过来。
其实哪个上司会高兴自己的员工在上班的时间做工作以外的事情呢。华瑞的上司之所以以前能够容忍,是因为上司需要他的专业技术,而公司新来了技术人员完全让华瑞失去了原来的地位,这个时候他本应该乖乖的低下头来工作,没想到他还改不了上司看不惯的坏习惯。能不被炒吗?
华瑞被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自己理亏的时候千万不能吵架,如果当同事找到他时,他能够停下游戏,马上工作,也不会引起争吵,而老板也就没什么理由能辞退他。而他偏偏在自己明明理亏的时候跟同事吵架,这样还不是自讨苦吃?
骂人要分场合、分时间,当自己理亏的时候,无论对方之后是不是也做了过分的事,都最好保持沉默,忍耐下去不要计较。否则一旦对方也是个不弱的家伙,把话题带到了你理亏的要点上,那你不就输定了?
实战练习:如何变理亏为理直气壮
是不是任何情况,只要是有一点儿理亏的地方,就算被对方骂死也完全不能还口呢?当然不是,想要变理亏为理直气壮,还是有一些技巧的。
1、及时道歉
如果你自己已经意识到在将要面对的吵架战场中,自己会有理亏的一面,那就要及时的道歉认错。
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道歉多没面子啊,所以明明自己心里很清楚自己犯了错,也死不认账。要知道现在道歉才并不是没有面子呢,人们会因为你的敢做敢当而称赞你是好样的;如果你在知错不改的情况下,被人指着鼻子骂你犯的错而你却不能反击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没有面子呢。
如果你已经及时并且真心的道歉认错,但是对方仍然揪住你的错误不放,并以此攻击你的话,那你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好好的跟他大吵一架了,这个时候完全不必担心,周围的知情人会站在你的一方。
2、错过时间
虽然你很激动,被对方的言词或者行为所激怒,但是如果你是理亏的一方,那就最好暂时把火气压下来,不要当时就跟对方发生冲突,因为有对你不理的证据。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以等到这件是已经渐渐淡下来,在找对方好好谈谈。当然,仍然要以道歉为前提,但是可不必当众承认错误。
在道歉以后,就可以好好的大讲道理,因为对方能够激怒你,也有他的不足之处,所以双方都有错,双方都应当低头。
比如案例中的华瑞,明明是自己在上班时间打游戏在先,那么他就有错,而同事不经过华瑞的同意就拔掉了计算机电源,如果因此丢失了数据怎么办?所以,同事也有不对。但是,对方因为工作的问题很着急,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出来,如果到老板那里评理,很明显会对华瑞不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华瑞就应当先低头,不要跟同事大吵,等到事情过去了,再好好找同事谈谈,这才是上策。
3、巧找漏洞
要尽量避开自己犯错的地方,利用对方在发怒时言词中的漏洞来攻击对方,如果能够成功的将话题转移到对方的漏洞上,而避开了自己的错不谈,那你就成功了,并且还会让对方在事后捉摸不清;如果你能够抓住对方的漏洞不放,但是对方也仍然没有放弃你的错误,那么双方都有不对,也至少打成了个平手。
4、分开而论
这一条建立在找到了对方漏洞,并且这一漏洞是对方的态度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不管对方怎样指责你的错误,你都可以用他的态度来指责他。比如你可以说“我知道这样是我不对,但是不管怎样你都不能用那样的态度来对待我”、“这件事是我做的有欠妥当,但是你用那样的话来形容我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等等。
这就是要把你的错和他的态度分开而论,就是不管怎么样,他应当用好的态度来批评你的错误,但是不能用差的态度来对待你,对事而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