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读二十四史学领导智慧
10268300000073

第73章 安禄山卖傻装憨迷惑玄宗

俗话说,傻人自有傻人福,这傻人之福从何而来?因为外表看起来有些呆傻憨直的人,也常兼备直爽、忠诚、勤恳、负责等优秀素质和品格,所以傻人自有其可爱之处,容易以其憨傻赢得人们的喜爱、赏识。人们同他们相处时心里不存芥蒂,没有防线。恰恰是这一点,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以装傻掩其奸,你便很容易中了他的迷惑术,等到他反戈一击的时候再采取什么措施也只能算亡羊补牢了。

唐朝安禄山在发起攻击之前,用了整整10年时间来进行“卖傻装憨”,可谓用心良苦。

安禄山故意装出憨直、笃忠的样子,赢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对他毫不防备。公元743年,安禄山已任平卢节度使,入朝时玄宗常常接见他,并对他特别优待。他竟乘机上奏说:“去年营州一带昆虫大嚼庄稼,臣即焚香祝天:我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否则请赶快把虫驱散。下臣祝告完毕,当即有大批大批的鸟儿从北飞下来,昆虫无不毙命。这件事说明只要为臣的效忠,老天必然保佑。应该把它写到史书上去。”

如此谎言,本十分可笑,但由于安禄山善于逢迎,玄宗竟信以为真,并更加相信他憨直诚笃。安禄山是东北混血少数民族人,他常对玄宗说:“臣生长若戎,仰蒙皇恩,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为国家死,聊报皇恩。”玄宗甚喜。有一次见玄宗时正好皇太子在场,安故意不拜,殿前侍监喝问:“禄山见殿下何故不拜。”安佯惊道:“殿下何称?”玄宗微笑说:“殿下即皇太子。”安复道:“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又是什么官?”玄宗大笑说:“朕百年后,当将帝位托付,故叫太子。”安禄山这才装作刚刚醒悟似地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并向太子补拜。玄宗感其“朴诚”,大加赞美。

公元747年的一天,玄宗设宴。安禄山自请以胡旋舞呈献。玄宗见其大腹便便竟能作舞,笑着问:“腹中有何东西,如此庞大。”安禄山随口答道:“只有赤心。”玄宗更高兴,命他与贵妃兄妹结为异姓兄弟。安禄山竟厚着脸皮请求做贵妃的儿子。从此安禄山出入禁宫如同皇帝家里人一般。杨贵妃与他打得火热,玄宗更加宠信他,竟把天下一半的精兵交给他掌管。

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察觉,再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禄山“卖傻装憨”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禄山的妒嫉,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等要职。

安禄山的计策得手,唐玄宗对他已只有宠信毫不设防,便紧接着采取“乘疏击懈”的办法,搞突然袭击。他的战略部署是倾全力取道河北,直扑东西两京长安和洛阳。这样,安禄山虽然只有十余万兵力,不及唐军一半,但唐的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对安禄山毫不防备,广大内地包括两京只有8万人,河南河北更是兵稀将寡,且平安已久,武备废弛,面对安禄山一路进兵,步骑精锐沿太行山东侧的河北平原进逼两京,自然是惊慌失措,毫无抵抗能力。因而,安禄山从北京起程到袭占洛阳只花了33天时间。

唐朝毕竟比安禄山实力雄厚,惊恐之余的仓促应变,也在潼关阻挡了叛军锋锐,又在河北一举切断了叛军与大本营的联系。然而无比宠信的大臣竟突然反叛,唐玄宗无比震怒,又被深深地刺伤自尊心,变得十分急躁。而孙子曰:“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安禄山的计谋已足以使唐玄宗失去了指挥战争所必须的客观冷静,又怒又急之中,忘记唐朝所需要的就是稳住阵脚、赢得时间以调精兵一举聚歼叛军之要义,草率地斩杀防守得当的封常青、高仙芝,并强令哥舒翰放弃潼关天险出击叛军,哪有不全军覆灭一溃千里的呢?

安军占领潼关后曾止军十日,进入长安后也不组织追击,使唐玄宗安然脱逃。可见安禄山目光短浅,他只想巩固所占领的两京并接通河北老巢,消化所掠得的财富,好好享受大燕皇帝的滋味,并无彻底捣碎唐朝政权的雄图大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无赖之徒,竟然把大唐皇帝打得溃退千里,足见“卖傻装憨”计谋的效力了。

这一段安禄山愚弄唐玄宗的故事尽人皆知,因为它颇具代表性——唐玄宗是何等精明的人物,曾以其雄才大略开创了开元盛世,竟至栽在安禄山这个“粗人”手里,以至一蹶不振,以半软禁的太上皇身份终老。究其原因,除了玄宗晚年的昏愦,再就是卖傻装憨这一迷惑术的巨大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