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10266800000088

第88章 暴敛钱财: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氏家族又出了一个败家子,他就是懿宗李濯。败家是小事,由此而亡国却是大事了。

懿宗君临天下后的言行举止,几乎看不到宣宗的影子。懿宗并没有把严峻的社会形势放在心上,朝政与宣宗在位时相比是相距遥遥。当时,国势衰败,时称“国有九破,民有八苦”。“九破”即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多而输税人少。“八苦”即官吏苛刻;私债争夺;赋税繁多;所由乞敛;替逃人差科;冤屈不得申理;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众多百姓失去了耕地,被压迫的农民不断爆发起义,外夷南诏又派兵侵扰边境。懿宗在初步平定了内乱和外患之后,以为天下太平,看不到百姓的忍耐。国家政事对他的吸引,远不及宴会、歌舞和游玩的吸引力,他把心思全用在吃喝玩乐上,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

懿宗的挥霍无度、奢侈腐败令人咋舌。他在宫中日日宴饮,三日大宴,每月又大摆宴席十几次,奇珍异宝,山珍海味无所不食,花样繁多。他酷好音乐,常常观看乐工优伶演出,常年供养乐工多达五百余人,美酒歌女,八方贡献。他一天也不能不听音乐,就是外出到四周游幸,也会带上这些人。只要他高兴,就会对伶人歌女等大加赏赐,每赐必至上千贯钱。据说,有一个乐工因善于作新曲,懿宗非常宠爱他,竟封其为左威卫将军。

金球装饰品懿宗在宫中腻烦了,便不惜兴师动众,出游长安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行宫别馆。出游的时候,诸多随从前呼后拥,多达十万人,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耗费钱财难以计数。每次出行的费用成为国家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懿宗每次出游大多是随兴所为,事先并不通知当地官员,行宫负责接待的官员,只好随时准备食宿。那些需要陪同出行的亲王,也常常要备好坐骑,以备懿宗随时可能招呼他们外出。京师周围的州郡,只得常年花费巨资养着一批仪卫、歌女,并准备车马、粮草、服装等物资,以备天子突然驾临,免遭贬官甚至丧命的下场,搞得官民苦不堪言。

对于懿宗的游宴无节制,有个叫刘蜕的谏官提出劝谏,希望他能够以国事为重,展示出体恤边将、关怀臣民的天子之风,减少娱乐。懿宗对此根本听不进去。刘蜕一再进谏,懿宗非常反感,便将刘蜕黜为华阴令。

懿宗如此荒淫,游乐和歌舞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在皇帝的带领之下,整个朝廷、官场弥漫着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气氛。官僚们竞相效仿、生活奢靡、弄权纳贿、贪污成风,朝野上下一片乌烟瘴气。

在懿宗朝,百官搜刮民财,积蓄财富,害民不浅,百姓苦不堪言,势必铤而走险。懿宗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为了满足私欲而加快了李氏家族败落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