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10266800000056

第56章 趁乱执政:不失时机,终成大事

太子李亨抓住时机,“马嵬兵变”成功,从而铲除了外戚杨国忠的势力,消除了皇权落入他人之手的隐患。

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十四日发生了唐朝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禁军杀死了宰相杨国忠,逼死了贵妃杨玉环。很难确定此事的主谋不是太子李亨。太子李亨与宰相杨国忠素来不合,玄宗避乱离开长安之时,随行队伍总人数约有3000余人,太子李亨所率领的人马就有2000人,其间包括禁军中的精锐武装——飞龙禁军。他的儿子广平王和建宁王在出逃的队伍中作为禁军的领头人,这给太子李亨发动政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说在宫廷发动的政变,都要先行攻占玄武门才会取得成功,那么,现在皇帝已远离禁宫,处于荒郊野外,领导禁军发动一场政变,一定会取得成功。

太子李亨在策划“马嵬兵变”时,其目的不仅是诛杀杨氏兄妹,实际上也把矛头指向了玄宗,或者说指向了皇位,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禁军首领陈玄礼对玄宗的忠心。在诛杀杨氏兄妹一事上,禁军首领陈玄礼与太子李亨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在杨氏死后,他仍然表示效忠于玄宗,并确保了玄宗的安全。所以,太子李亨暗中策划的此次政变虽然意在夺皇权,但与其他很多政变不同的是没有危及到皇帝的生命安全。可以说,陈玄礼当时选择的立场最终决定了马嵬兵变的结果。此后,陈玄礼追随玄宗入蜀,玄宗猜想他不是主谋,因此并不予怪罪。

兵变结束后,太子李亨打着平叛中原不能无主帅的旗号,与父皇玄宗分道而行。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九日,太子李亨一行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七月十二日,在经过一番筹划与布置之后,李亨在灵武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史称肃宗。肃宗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帝。肃宗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玄宗做了顺水人情,命肃宗以平叛为己任。

多年来,险象环生的太子生涯随着灵武登基而宣告结束,政敌杨国忠也已命丧马嵬。而肃宗的内心是极为复杂的,作为新帝登基,他终于可一吐怨气。但是,身处灵武,与京师相距遥遥,叛军已占据两京,收复失地,平叛之事仍任重道远,他的眉头又不尽深锁。但不管怎么说,肃宗灵武即位,毕竟打出了平叛的旗帜。消息传到叛军占领区,极大地鼓舞了当地兵民的抵抗士气,从表面意义上扭转了皇帝逃出京师后平叛战争的被动局面。肃宗在举国几乎分崩离析的状态下,举起平叛的大旗,给全国臣民带来了希望,各地又重新点燃了报国抗敌、誓死与叛军决战的熊熊火焰。肃宗开始了平叛的战争,这一使命,是他能够发展下去的充足理由。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至德二载(757年)收复了长安。由于肃宗灵武即位之时,是先斩后奏,为了使皇位名正言顺,他积极从蜀地迎回时为太上皇的玄宗。至此,肃宗实掌皇权,玄宗则退出政治舞台,享受晚年的清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