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10242400000057

第57章 挫折是生命中闪亮的宝石

“原典”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

“古句新解”

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几千年来,孟子的这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直被人们当做警世格言,用来激励自己积极向上。孟子在此再次强调了挫折在人生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挫折是坏事,人人不想拥有之。但正确看待挫折带来的压力,这种挫折就会成为激励人才的极其可贵的动力。人有了压力,有所追求,才有前进的动力,保有克服困难、挫折的勇力,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挫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挑战。既然有挑战,那么就应该有应战,有应战的精神,这样才会转败为胜。

端木先生是一位汽车推销员。他为人诚恳,勤快机智,这些都是从事销售行业所必需的条件。由于他工作上非常努力,生意很火爆。有时候,他真的希望事业能够永远这样辉煌。

可是命运向他宣战了。端木先生在驾车拜访客户的路上,与迎面疾驰而来的汽车相撞,他的右眼永久地失明了,无奈之下,他只有退出了销售汽车的行业。

但是,端木先生并没有向命运低头,他仍在想着战胜困难的策略。有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许多人喜欢修复老旧的房屋,于是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曾经在职业学校上学,木工和家具制造这两门课非常优异,他想如果把自己的木工技能应用到修缮房屋上,一定可以赚到供自己所需的钱。

在做这一切之前,他请职业学校为他开了一封介绍信,又麻烦以前的顾客为他写了一份推荐书,证明自己工作认真且为人可靠。因为大家对端木先生的印象一直都很好,所以都非常愿意为他做这些事情。端木还印制了新的商业名片,分送给木匠和木材经销商,并在当地的旧城区做宣传,让人们都知道他是修葺房屋的。

现在,端木先生的公司已经家喻户晓了,生意很好。他说:“以前我是做汽车销售的,命运改变了我的生活,但是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战胜命运。”

伟大的人格只有经历磨难与熔炼,才会激发自身的潜力,使视野更加开阔,使灵魂得到升华,才会走向成功。一个可以吃常人不能吃的苦的人,必然可以做常人不能做的事。

可口可乐的总裁古滋·维塔是一个古巴人,40年前他随家人离开古巴,来到了美国。当时身上仅带了40美元和100股可口可乐的股票。而40年后,同样是这个古巴人,竟然能够领导可口可乐公司,而且让这家公司在他退休时扩大了7倍,使可口可乐股票市值涨了30倍!他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即使走进了绝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抱着必胜的决心,你仍然还有成功的可能!”古滋·维塔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坎坷,但都被他一次又一次地超越了。

挫折会给人以打击,但若在打击中沉沦,难免与向往成功的目标不符。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同样,不在挫折中奋勇前行,就在挫折中沉沦苦海。

一个女孩出生后不久就被父母送给别人领养了。15岁的时候,好赌成性的养父决定把她卖掉,就在要被送人的时候,她偷偷地逃出了家,离开养父母只身到了台湾。

她没什么学历、甚至一无所有。但她不想受命运的摆布,她知道命运应该是握在自己手里的。于是她给人打零工、织毛衣,自己摆水果摊、卖鱼、开小吃店……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也赚到了很多钱。

如今的她已经是50多岁的妇人了,是一家著名企业年薪千万的职员。在提及过去的那段岁月时,她常对别人说:“我的挫折感早在年轻时都用光了!”这句话让人十分震撼。她不畏惧跌倒失败,只是脚踏实地、积极乐观地工作,因为“挫折感早在年轻时都用光了”。

鲁迅说过:“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在挫折面前,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去为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担忧,因为忧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最重要的是分析情况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况且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明白这些,你就会变得乐观起来。

挫折不可避免。对于既成事实,我们所能做的是“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客观事实无法改变,对于挫折只能去面对,并在面对中得到超越,这是克服挫折,提高自我的关键前提。

1.原谅自己一时的失误

很多时候人们在自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难免就会出现一些小差错,造成失败。这样的事情是很常见的,对于自己的失误,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懊悔,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就可以了,过分追究反而会适得其反。

2.从挫折中重新认识自己

很多人在遭受挫折之后,总是先去想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幸,而不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结果类似的问题还会发生。挫折的产生往往会暴露出我们自身的一些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善于重新审视自己,查漏补缺,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