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10242400000055

第55章 挫折激发人的无限潜能

“原典”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古句新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视和外患,这样的国家往往会灭亡。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了敌对者就容易懈怠,滋长安于享乐的气氛。长此以往,国家会从内部被腐蚀掏空,然后就容易灭亡。在此,孟子强调了敌对者与困境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其实,这一贤言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日常生活中,挫折与困苦能激发人的无限潜能。

19世纪末,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青蛙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突然用尽全力,一下子跃出了那将使它葬身的滚烫的油锅,安全逃生!

半小时后,他们使用同样的锅,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接着他们悄悄在锅底下用火慢慢烧。青蛙悠然地在水中享受“温暖”,等它感觉到温度已经受不住了,必须奋力逃命时,却为时已晚,由于乏力而全身瘫软,终于葬身在热锅里。

这个实验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无情的事实,当生活的重担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挫折、困难堵住了四面八方的通道时,我们往往能发挥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潜能,杀出重围,开辟出一条活路。可是在安逸、贪图享乐或是志得意满,维持功名的时候,反倒阴沟里翻船,弄得一败涂地,不可收拾!

人生的一切不正是如此吗?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常常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

挫折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只有面对逆境的人内心产生某种压力时,挫折才会变成一种事实。通常情况下,人们所面临的压力包括舆论的压力、精神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及环境的压力等。逆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测试抗压能力的一种标准。高逆商者抗压能力强,反之,则抗压力能力弱。

成功者不一定具有超常的能力,命运之神也不会给予任何特殊的照顾。相反,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经历过坎坷,都是从不幸的境遇中奋起前行的。在他们看来,压力也就是动力。

著名心理学家贝弗时奇说得好:“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很多杰出的伟人都曾遭受过心理上的打击及形形色色的困难。”他还指出:“忍受压力而不气馁,是最终成功的要素。”

有很强的抵抗压力的能力,敢于面对挫折,是高逆商者的表现,也是塑造立体人必修的一课。当压力来临时,应该想到是“摘取成功之果”的机会降临了。

受挫后,如果不善于自我调适,而使心理失衡,不仅影响人的工作、生活,还严重影响人的健康。受挫后如何防止消极结果的产生?现提供几种心理对策。

倾诉法。即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倾诉。适度倾诉,可以将失控力随着语言的倾诉逐步转化出去。倾诉作为一种健康防卫,既无副作用,效果也较好,如果倾诉对象具有较高的学识修养和实践经验,将会对失衡者的心理给以适当抚慰,鼓起奋进的勇气,受挫人会在一番倾诉之后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优势比较法。就是去想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通过挫折程度比较,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其次寻找分析自己没有受挫感的方面,找出自己的优势,强化优势感,从而扩大挫折承受力。认识事物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挫折同样蕴含力量,挫折刺激能激发潜力,正确转化挫折的刺激,才能挖掘自身潜力。

目标法。挫折干扰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毁灭了自己原有的目标,重新寻找一个方向,确立一个新的目标,这就是目标法。目标的确立,需要分析思考,这是一个将消极心理转向理智思索的过程。目标一旦确立,犹如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人就会生出调节和支配自己新行动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排除挫折干扰,去努力施行达到目标的行动。目标的确立是人内部意识向外部行为转化的中介,是认识向实践飞跃的起始阶段。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人已经从心理上走出了挫折,开始下一步争取新的成功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