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原来这样说
10242400000015

第15章 不以一时成败定终身

“原典”

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孟子·尽心上》

“古句新解”

因为它会损害真正的道,只是坚持一点而废弃了其余很多方面。

在这里,孟子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道理,“举一而废百”,不以成败论英雄。作为管理者要有宽容的气质,不要对人才要求太过苛刻,不要以一次的成败就对人才进行判决。

一般来说,业绩出色的员工常常容易受到经理人员的偏爱,而对于那些有失败、过失记录的员工来说,他们会在经理人员心中多少留有一些偏见。

管理人员的这种心态对企业人际关系而言是非常不可取的,最终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促使员工之间对立情绪的产生,而且你也许会成为企业中被别人议论的人物。

员工好的业绩的取得是企业的一件喜事,也是值得你为之骄傲的,但这种骄傲一定要立足于企业这个大家庭的基础之上,而不能滋生出一种强烈的个人偏好和憎恶的情绪。

员工一次成绩的取得绝不能成为他赚取私人感情的资本,你对个人的偏爱虽然是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他信心与继续挑战工作的勇气,或许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获得工作业绩的机会,但是企业是属于这里每个成员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享受同等的权利与待遇。你对某个下属的偏爱会让其他的雇员对你们的这种亲密关系不知所措,一个个问号会在脑海中被肯定了又否定,否定了又肯定,折腾之后,他们与你和你所喜爱的那位员工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

由于侍遇的不平等,机会享受的不公正(至少他们会认为是这样),企业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了,人们从你的偏爱中也学会了选取个人所好来加强个人的势力。结果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企业仿佛变成了四分五裂的散沙,无数的小阵营使企业的这股绳结出了解不开的“小疙瘩”。

你对业绩不太出众或犯过错误的下属的成见与你对业绩好的下属的偏爱一样,对企业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企业的发展同样有害。

让我们来看看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对待下属的过错的。

松下幸之助的信息主管因提供了错误的市场信息导致了公司决策的失误,对于该信息部经理所犯的这种严重错误,松下幸之助完全有理由将其开除,但是他并没有急于做出最终的处理意见,而是分析了两种可能的情况:一种可能是这位主管本身并不称职,已不宜于再继续担任这个职务;而另一种可能则是“好马失蹄”,由于一时的大意而出现的判断错误。如果是后者,那么将他撤职就会毁掉一个人才。

松下幸之助进一步考虑到,目前还没能找到另外一个更合适的人选担任这一职务,一旦将现在这位主管撤职,将会影响到公司其他工作的有序进行。

于是,他把这位主管找来,告诉这位主管他自己将要对这次事件做出处理,但没有明确告诉他处理意见,于是事情就拖了下来。

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这位主管为了弥补上次的过失,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多次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为公司的决策作出了贡献,同时也用事实证明了他是称职的,上次的失误是意外情况。

不久,松下幸之助又把他叫了过去,并对他说,鉴于他近期的业绩,本来应该给予奖励,但因为上次的失误还没有处理,所以,将功抵过,既不奖励,也不处分。这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既没有影响公司整体的运作,同时又使这位信息主管以及其他员工心服口服。

犯了错误的员工通常都有自知之明,他们在对自己行为检讨的同时也是懊恼不已,你对他们的归类不仅使得他们的信心又遭受了一次打击,而且,他们还会产生破罐破摔的消极情绪,并对企业与你个人产生了极强的敌对抵触情绪,这显然是企业安定团结的一种巨大的潜在危险。

同时,对于有过错的人才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获得重新证明其价值和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尤其是当他们因过错而受到社会的歧视冷落后,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因此,领导者一旦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迸发出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干劲儿,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去工作,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在美国商业机器公司,有一位高级负责人因工作失误而损失了1000万美元的巨款。沉重的压力使他精神紧张,终日萎靡不振。几天后,这位负责人接到了董事长约翰·欧佩尔接见的通知。在办公室里,他被告知调任同等重要的一个新职务。这一结果大大地出乎意料,他十分惊讶地问道:“董事长,我犯了如此严重的错误,您为何不把我开除或降职?”“先生,如果我那样处理的话,岂不是在您身上白白地花费了1000万美元的‘学费’?”欧佩尔回答说。

谈话还不到10分钟,但却给了这位高级负责人以极大的鼓励,成为他日后工作的巨大内在动力。他在新的起点上奋发拼搏,为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管理者不必为员工从前做过的一些错事而耿耿于怀,而应当将那些有价值的员工所犯的错误当作一种难得的财富。

消除你心中已有的成见吧,别让那几次失败的经历总萦绕在你的脑海中,使你总是怀疑别人改过自新、从失败中总结奋起的能力。坐下来,与他们真诚地交谈,帮助他们找到错误的原因,恢复他们的自信,你要在语言中充分表示出对他们仍然信赖,只要他们走出自我消极的误区,一样能为企业作出贡献,况且失败的经历孕育着成功的希望。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你应该懂得,下属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是企业荣辱的组成部分。你的任务是不断地充实集体的力量,而不是人为地制造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