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3
10239800000077

第77章 消除报复心的心灵补品

报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性中的一处心结。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报复心理,但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进行自我控制。不过也有些人任报复心膨胀,使自己的心胸变得狭窄,身心受损。

伟大的文学家泰弋尔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而死。这个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大臣的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的父亲出面了,表示愿意付出一笔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这位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

这使他苦恼不已,不停地寻找原因。终于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他竟然发现:他刚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的酷似!

他把画撕得粉碎,并且高喊:“我的报复已经回报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若心存报复,自己所受的伤害会比对方更大。报复是人性中一处扭曲的心理死结。对别人的伤害总会受到惩罚的,尤其是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它如同对你肉体上的伤害一般,会让你的身心久久不能得到宽慰。

荀子曾经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西谚曰:“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讲的都是宽容为怀的道理。美国总统林肯对竞争对手总是报以宽容之心,后来终于引起了议员的不满,议员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当它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不是正在消灭我的敌人吗?”将敌人和对手变为朋友,这正表达了宽容的真谛和力量。

多一些宽容,你的心中就会有更多阳光,你的脸上就会时时荡漾着美丽的微笑,生活也会因此而美丽。

心灵补品之一:如何消除报复心理

(1)心理换位。

在人际交往中,当受到挫折或不愉快时,不妨进行一下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对方境遇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换位,也许能理解对方的许多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或不愉快,从而消除报复心理。

(2)找个知心朋友宣泄。

情绪是一种本能的能量,情绪作为一种能量是有积蓄效应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发泄,这时,你可以找一个知心朋友倾诉、请教,以宣泄心理压力,听听他人的评论、劝解。经过情绪的宣泄之后,可能你心中的火会不知不觉地熄了一大半,甚至烟消云散。

(3)转移注意力。

当遭受欺侮,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这时,我们可以暂时离开一下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转而从事一些自己最开心的活动以帮助转移注意力,从而淡化愤怒情绪。

心灵补品之二:把愤怒写在沙滩上

工作中的不如意很容易使人心生愤怒,而愤怒是产生报复心理的直接导火索。然而我们必须清楚,愤怒是追随心胸狭窄者的影子,愤怒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做了什么,而是自己有着什么样的态度和心胸。

阿里是一位著名作家,一次,他和吉伯、马沙两个朋友一起去旅行。当他们三人快要走到山谷的时候,一不小心,马沙失足跌落,幸运的是吉伯拼命抓住了他,并将他救起。马沙对吉伯非常感激,于是,他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上:“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个人继续走路,走了许多天之后,他们来到了一片沙滩上休息。吉伯和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怒之下打了马沙一个耳光。马沙并没有反抗,而是又立即跑到沙滩上,在沙滩上写上:“某年某月某日,吉伯在某地打了马沙一个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吉伯打你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字迹在沙滩上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心灵补品之三:宽容是最好的良药

一天晚上,有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他知道有人不顾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

老禅师搬开椅子后蹲在了原处,果然,没多久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后背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落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惶失措。

但是,老和尚并没有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告诉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有人夜里越墙出去闲逛了。

如果这位老禅师换一种心态,不用宽容之心而是很严厉地责罚自己的徒弟,相信众弟子们只会因规矩而不敢再外出游玩,但他们心中一定会对老禅师产生深深的抱怨。

面对工作中的伤害,不少人在心中燃起了报复之火。有人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也有人说,“去爱你的敌人”。面对伤害,我们不仅要学会自我控制,更要学会对他人的宽容。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会使人生得到升华,在升华中可以找到平静,在平静中可以得到幸福。工作中,当他人给自己带来伤害或不愉快时,要学会以宽容之心待之。如此将心比心,报复的欲念就会慢慢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