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3
10239800000054

第54章 幸福的婚姻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却各有各的不幸

俗话说:“人到中年知酸甜。”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夫妻经过恋爱时的激情缠绵,婚初的松懈,及孩子出生后情感的转移,又来到了中年的负重期。激情退化后的生活越来越消沉,暗藏的急流给婚姻带来最深沉的考验。夫妻在经过5到15年的共同生活后,已经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对方并真正体会到婚姻的滋味:有快乐、鼓舞和甜蜜,同样也有沮丧、失落及痛苦。因此,中年期的爱情,便是以后婚姻走向的真正的标志。稍不在意,就会亲手埋葬已有的婚姻。

人到中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上已经走向成熟,心理也日趋完善,人的个性、情趣完全暴露出来并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定型。而那褪去绚烂后显得平淡和消沉的生活,以及与现实的直接碰撞,都会给他们的婚姻生活蒙上一层灰色。正因为这样的年龄和现状,该期间的夫妻若产生了裂缝,就很难弥补,而这样的裂缝,往往会导致婚姻的解体。中年夫妻还常常有种失落感,尤其是女性,曾经为家庭的付出,此时已成为她们索取的筹码,一旦感觉遭到丈夫冷落或疏忽,就会怨恨,并寻找发泄。心态的改变,直接影响着她们的生活质量,并由此引发婚姻危机。

案例一:丈夫和孩子觉得我与社会脱节

素心40岁国企职工

为人妻为人母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丈夫毕业于一所著名高校,工作后,因为他的努力和我的支持,事业上还算一帆风顺,现在已经是单位的领导干部。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但是十几岁的女儿却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跟我像前世的仇人似的,就喜欢跟我抬杠。曾经也是著名高校毕业的我,在现实生活的种种磨砺下,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锐气和执着,更没有了曾经的理想与追求。那些曾让我充满热情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现在看来却是如此的幼稚可笑。完全融入现实生活的我,已有了自己对生活的解读,享受生活要从点滴做起。

40岁的我,在单位已经算是“老工人”了。我曾经也是骨干,因为丈夫和孩子,不得不放弃事业。这几年来,工作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饭碗,一份生活的保障而已。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家人身上,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发展,照顾孩子的生活,逐渐我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随遇而安。业余爱好也从以前的看书、欣赏音乐到如今的看看电视、遛遛弯、偶尔看看报纸。家里买菜、做饭、洗衣服我全包,丈夫几次提出请钟点工来减轻我的负担,希望我有点时间能学点新的东西,不至于被社会淘汰,但都被我拒绝了。丈夫劝过多次都不见效果,有时候女儿也会插一脚,列举她同学母亲的种种高质量行为来刺激我,都被我一一拒绝。最终,他们只能放弃。

虽然嘴上不说,但不知从何时起,他们两人越来越少跟我说话,有时看他们聊得开心,我也想跟他们一起说说,但均遭到拒绝:你听不懂,跟你没有共同语言。女儿有什么心事总是跟爸爸说,从来不跟我讲。对此,我无所谓,作为母亲和妻子,管好他们的生活琐事就够我操心的了,其余的事情少一件是一件。女儿喜欢弹琴,但曾经对音乐也颇为欣赏的我,如今这些细胞不知都跑哪里去了,一听她练琴我就头疼。为这事,跟女儿和丈夫吵过好几回。曾有一次,丈夫被我一系列的行为激怒了,提出了分居的要求。目前虽然我们还是一家人同居一室,但我感觉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心理学家解析:

人们说,婚姻是一场“双人舞”。人到中年,我们越来越深信:婚姻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是两个人一直以来的共同经营。在这过程中,我们有付出,也有收获,有快乐,也有悲伤,然而,我们常常看不到,伴随我们婚姻整个旅程最可贵的,是我们共同的成长。

婚姻不可能一条腿走路,其实我们个人也一样,当善良的妈妈们,以牺牲自己的事业、才干乃至成长机会为代价,心甘情愿做一个“贤妻良母”时,忘了自己的她,在若干年后惊觉,自己早已在婚姻的道路上失去了原本的自己。

那么,为什么不下定决心去改变现状呢?是为了满足于传统观念对“妻子”、“母亲”角色的塑造要求和对婚姻的认识?走出生活,走入社会,冲破壁垒,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谛、家庭的幸福。

案例二:丈夫和我各为自己的事业奔波

晓娟45岁自由职业

自从丈夫做房产开发生意后,我就辞职成了自由职业者。儿子一直是由双方老人抚养长大。辞职后在家休息了半年,便开始了炒股生涯。最初我只是跟着朋友买点这买点那来打发时间。但一段时间下来,股票的刺激,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让我整个人都兴奋起来。以后,我便一头扎进了变幻莫测的股海中。因为不用照顾孩子,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沉浸在股市里,因此也结识了一些投资方面的朋友。这些朋友的资金量较大,所以我跟随他们也越投越多。

丈夫从事房产生意初期,虽然工作繁忙,但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家与我和儿子团聚,偶尔还会跟我聊聊股票行情走势,一家人其乐融融。尤其是当我看着资金总值的不断创新高,丈夫的事业发展也逐渐顺畅,那时的我对现有的生活状态很满足。孩子也习惯了与祖辈们一起生活,对于我们俩不常在他身边习以为常。丈夫的公司越做越大,赚钱的速度不断加速,我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只是如此现状,却让长辈们开始担忧。

丈夫因为工作繁忙,回家的时间不断减少,双方父母担心我们这样各忙各的,接触太少,感情会逐渐疏远。他们的担忧引起了我重视,细想起来,与丈夫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少,更谈不上沟通交流。他除了给我足够的家用外,我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联系,他在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我从不了解。原以为,都到我们这个年纪,彼此太熟稔了,在一起也没什么可谈,各忙各的,倒也少了很多麻烦。只是看着现在丈夫逐渐冷淡和漠然的表情,一丝阴影留在我的心底。曾经想改变现状,但几次努力都不见效。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不在意的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异样,一旦在意了越想事越多:他给家里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少,常常夜不归宿也不会跟我说一声……眼看着不断加重的陌生感,我却无能为力。

心理学家解析:

不可否认,现代的成功女性真的很艰难,一方面,她们要承担传统文化一直赋予女性过多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自立自强的她们又不甘于落后,在职场上打拼自己的青春。

只是我们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扮演的那么多社会角色是为了谁?拥有财富地位的过程除了物欲的满足,究竟带给我们哪些精神的快感?

婚姻是每个社会人情感的港湾,当情感在婚姻中退居二线,我们会感到无助、苍白,是时候和丈夫进行深入地交流了,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有个合理的分工,原则在于:事业不是家庭的借口,情感是维系彼此永远的纽带。

案例三:婚姻已然走到尽头

刘颖39岁企业员工

由于公司效益不好,我现在每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多元,而且这一千多元要负担一家三口的日常开销。丈夫几年前就下岗,这两年也找过就业机会,都没能做久;他也曾自己干过,却因为好高骛远而放弃。无所事事的丈夫,在家却什么都不干,所有家务都由我一人承担。已经读高中的儿子,更是像被娇生惯养的小皇帝。我就像这个家里的保姆,忙完了外面忙家里。39岁的我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一截。孩子刚读高中,学费加生活费,成了很大一笔开支。为此,我跟丈夫谈过无数次,希望他能找点事做,帮我减轻负担。可他似乎很安心这样的生活,什么都无所谓,家里再乱也要等我来收拾,真不知道,一个男人怎么就可以如此不求上进。眼前的生活让我看不到一丝希望,我就像一头疲惫的老黄牛,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会就更少,改变也更困难。

我不甘心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过,我想到离婚,特意找了时间与丈夫谈起离婚之事,他听后并没挽留,首先想到的是向我要10万块钱,拿不出就不离婚。

看着眼前这个男人,我由衷地厌恶和鄙视。更让我伤心的是儿子的态度,我问儿子,如果父母离婚,你同意吗?他很平静地回答我:无所谓。紧接着补充一句:妈妈,如果你离婚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别忘记带上我。儿子的态度让我彻底失望,对这个家更无希望和留恋。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认为作为一个丈夫应该有最起码的责任感,如果说他努力过却失败了那另当别论,问题是他根本就不努力。

也许有人会说我太现实,不该抛夫弃子,但我终究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也希望能过上好日子,我想有这样的愿望也无可厚非吧。

心理学家解析:

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持、维系着这段婚姻?这个家庭中还有哪些值得留恋的东西?

婚姻对于你,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幸福生活的底限?还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先生和儿子固然让一般女人都难以容忍,但今天的局面,你是否也应反省?毕竟你也有教养儿子的义务,他对你的“冷漠”,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那么,当他产生这种情绪的时候,你做过什么来纠正他吗?

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不尽如人意又难以改变的时候,常常容易执着地把事情归结于某一点原因,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自己不满的根源是什么?难以改变的原因又是什么?情绪是相互影响的,快乐发自我们自己的内心,辐射身边的所有生物,这有时真的和婚姻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