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3
10239800000046

第46章 如何拒绝难以拒绝的人

在社会交往中,要直截了当地说出拒绝的话很难,然而,有时候又不得不拒绝对方。其实,拒绝人和被人拒绝如同家常便饭。人生就是在不断地说服别人,以寻求合作的过程;反过来也可以说,人生是不断遭到拒绝和拒绝他人的过程。然而,有时,你的拒绝对象会很“难缠”;有时,对方会提出很无理的要求,也有时,你所面对的对象会让你很难把拒绝的话说出口,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1972年5月27日,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四个协定刚刚签署,基辛格在莫斯科的一家旅馆召开记者招待会,向随行的美国记者团介绍情况,一位记者问基辛格:“我们有多少潜艇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又有多少远程导弹在配置分导式多弹头?”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基辛格如果说“不知道”,便等于撒谎;如果说“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又会落入俗套,还有可能激起记者们更尖锐、棘手的追问;如果实话实说,则必然泄露国家机密。面对这样的难题,基辛格却显得非常从容自然,他说:“我不很确切知道配置分导式多弹头的远程导弹有多少个。至于潜艇导弹我是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属于国家机密,是否需要保密。”记者们一听高兴极了,立刻嚷嚷道:“不是保密的,不是保密的!”基辛格笑着反问道:“不是保密的吗?那你们谁能告诉我是多少?”基辛格通过这一反诘立即变被动为主动,巧妙而又十分得体地封上了记者的嘴。

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触,接受请托比拒绝请托容易。然而,有时,只图此“容易”,可能要付出力不从心、支付不起等沉重的代价。所以,面临请托的关头,应先衡量接受与不接受的后果。这件事重要吗?对实现自己的目标有帮助吗?将要付出什么代价?如不接受要承担什么后果?经过此番“成本――效益”的分析,再决定取舍。当一个人能够克服“不好意思拒绝”的心理,并具备“拒绝他人”的技巧和勇气时,别人也将无法对你的拒绝说“NO”。

(1)用“类比”反驳对方。

一家公司的经理在一次业务谈判中受到了另一家公司业务员的顶撞,为此,他怒气冲冲地找到对方公司的经理,吼道:

“如果你不向我保证,撤销上次那个蛮横无理的业务员的职务,那就是没有诚意和我公司合作。”

对方公司的经理听了微微一笑,说:

“张经理,对于我的职员态度的问题,是批评教育还是撤销职务完全是我公司的内部事务,无须向贵公司做出什么保证。这就如同我们并不要求你们的董事会一定要撤换与我公司工作人员有过冲突的经理的职务,才算是你们具有与我公司达成协议的诚意一样。”

先前那位怒气冲冲的经理顿时哑口无言。

在这里,后一家公司的经理就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技巧。虽说这两家公司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即两家公司对工作人员或管理层的调配与处理完全是公司的内部事务,不容许他方以任何理由加以干涉。这位经理就是凭借这一点,既敬告了对方所提要求的过分和无理,也表达出对其蛮横态度的不满。

(2)倒转乾坤,让对方无计可施。

有一次,萧伯纳的脊椎骨出了毛病,去医院检查。医生对萧伯纳说:“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外科手术从你身上其他部位取下一块骨头来代替那块坏了的脊椎骨。”

手术做完后,医生对他说:“萧伯纳先生,这手术的难度很大,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啊!”

但是,萧伯纳听了医生的介绍后,淡淡地一笑说:“好呀!不过请告诉我,你们打算付给我多少手术试验费?”

医生顿时窘住了,只好讪讪地离开了萧伯纳的病房。

很明显,医生的话是想表明这次手术所要收取的费用不同一般,实际上是他自己想从中捞取一些额外的费用。萧伯纳当然听得出医生的弦外之音,但如果他在这样的场合与医生争论,或表示不满、失望,将会和医生处于对立的局面。而对立的结果,会给双方带来难堪,也会影响双方合作和治疗效果。这样一个原本很棘手的问题,却被萧伯纳处理得极其巧妙,一个倒转乾坤,就使对方无计可施、败下阵来,而且也避免了不愉快的争执。

萧伯纳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利用了“同因异果”的语言效果,有意从对方提供的原因中推导出与其意图想左的结论――对从未做过的手术,医生得出应多支付手术费的结果,而萧伯纳则因其以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品而得出对方要应因此而付给自己试验费的结果。原因相同,结果却相反,但都是顺因推导,抛开道德层面,这似乎都能称得上是言之有理。萧伯纳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巧妙地回绝了医生的无理要求,展现出了非凡的语言智慧。

(3)义正词严,给对方一个下马威。

周萍的丈夫是位海员,长期漂泊在外,因此,她时常感到孤独和寂寞。白天上班还好说,一到晚上便会孤独难耐。为了消磨时光,她报考了夜校的外语班。第一次上课,发现丈夫中学时的同学小赵也坐在教室里。此同学与丈夫相处不错,因此跟他自然亲近起来。有时,两人还会在下课后一起去喝喝咖啡、聊聊天。没料到这位同学却暗暗打起她主意来。一天晚上下课后,小赵邀请周萍一起去看电影,周萍开始觉得有些不妥,但对方说电影很经典,票也是朋友送的,不去很可惜。周萍就只好答应了他。电影开演后,紧挨着周萍坐的小赵,紧紧地抓住了周萍的手,还把头靠到了她的肩上,周萍这才觉察到小赵的不良动机。她立刻站起身来,十分严肃地对他说:“俗话说,‘朋友之妻不可欺’。你是我丈夫的朋友,他平时跟你那么友好,要是我告诉我丈夫,不知他会对你怎么样啊?”同学一听,大惊失色:“对不起,我……我错了,求你千万别这样!”周萍看看小赵,转身离开了电影院。

当你面对一些无理的纠缠和要求时,而你又抓住了对方心理顾虑或害怕的事情,这时你就该义正词严地斥责对方,并以他顾虑或害怕的事情相威胁,给他一个下马威,往往能使对方收回原来所图,停止无理要求。

(4)巧言攻心,让对方主动放弃。

一位语文老师,家里的亲戚因为一场纠纷而诉诸法院,而接案的法官恰恰是她昔日的得意门生。一天晚上,这位老师亲自来到学生家,希望他能念在师生的情面上,将手腕往她亲戚那边扳一扳。法官显得有点为难,既不能枉法裁判,又不能得罪老师。于是他说:“老师,从小学到大学,您一直是我最敬佩的老师。”

老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每个老师都有他的长处。”

法官接着说:“你讲课时声情并茂、语调抑扬顿挫。尤其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那堂课,至今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语文老师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我不仅是用嘴、用声音讲课,也是用心在讲啊,自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薛蟠草菅人命,却逍遥法外,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

“是啊,‘护官符’使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做主。凶犯逍遥法外,贾雨村徇私枉法,胡乱判案。”法官接着感叹,“记得当年老师您讲完这一课,告诫我们,以后谁要是当了法官,一定要秉公执法、依法办事,不要做‘糊涂官’,判断‘糊涂案’,学生我一直以此作为约束自己、监督自己的座右铭呢!”

这位老师本来设计好了一大套说辞,但听到学生的一番话,也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了,自动放弃了这个不合理的请求。这位法官用的就是巧言攻心的技巧,先用一句恭维话,填平了老师的自责,终将不合理的请求拒于无形之中。

这种技巧要求你了解对方的特性和目的,试探对方的心理,然后发动心理攻势,使对方自我否定、放弃不合理的请求,从而达到拒绝的目的。

回绝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对不同身份的人,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技巧,否则就可能使双方处于僵持状态。若对方是你想保持良好关系的人,如亲友、师长、上司等,就不能采用严词拒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