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3
10239800000035

第35章 窥视考官心理,知己知彼

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因处于主动、支配地位,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利于主考官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但把握不好也容易形成极端化倾向。面试实践表明,主考官易出现以下心理特征及心理偏差:

(1)愿当“伯乐”。

主考官是带着任务来参加面试的,他们大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公正的考官,希望自己就是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能够从众多应试者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如果任务完成不好,挑选的人到单位正式工作后不合乎要求,他们的脸面不免难堪。因而,主考官对面试工作大多认真对待,尽职尽责。

(2)择优心理。

主考官面试应试者,虽不能等同于人们在商场中选商品,然而其心理特征有相似之处。买东西时,人人都想挑个价廉物美。面试时,主考官就想从应试者中优中择优。面对主考官的谨慎考核和细致询问,应试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实事求是,耐心诚实,以赢得主考官的信任。

(3)注重第一印象。

从心理学角度讲,第一印象在主考官心目中非常重要。因为,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对方的仪表、言谈、举止、气质、反应能力等等,往往给人们留下一种最初的感觉印象。由于是“最初的”,所以新鲜、深刻、引人注目,容易记住。又由于是以观察的感觉形象为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反应――喜欢或不喜欢。在喜欢或不喜欢的第一印象支配下,对应试者的进一步认识,也常常不自觉地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要克服和剔除却绝非易事。在主考官面前,应试者应建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呢?自卑怯懦、狂妄自大、自我封闭、计较多疑、虚伪势利都是不可取的。应试者的形象应该是诚实而不虚伪,自信而不自负,热情而不孤僻,根据自身条件,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和主考官面谈。惟有以真诚的态度与主考官沟通信息,交流感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主考官的脑海里。

(4)优势心理。

优势心理是指主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谈话中的随意性、分析判断上的主观性和对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性倾向性。

(5)自炫心理。

自炫心理是指主考官的优势心理所产生的自我表现倾向。自炫心理因考官个性差异而有不同表现。此外,应试者的自我炫耀也容易激起表现型考官的发难心理,以难倒考生而后快。

(6)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是指考官以自己的思维惯性来判断、评价考生的倾向。思维惯性指人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习惯行为。定势心理往往让主考官判断带上个人色彩,降低评价的客观性。

(7)“喧宾夺主”倾向。

“喧宾夺主”倾向是指主考官角色混淆,以自我为中心,言语过多,由“导演”变成“演员”,占去面试大部分时间。高明的主考官总是用最少的话引起应试者最多的话。因为一个人讲得越多,他的优缺点暴露得越充分。

(8)专业化倾向。

专业化倾向是指主考官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职业行话或方言俚语的倾向。这是主考官背离面试要求,主观随意的具体表现。专业化倾向往往让应试者扑朔迷离,不知所云。

(9)标准化倾向。

标准化倾向是指主考官以自己理想标准衡量考生的倾向。表现为主考官标准过严,肆意挑剔,求全责备的评价倾向。

(10)疲劳心理。

疲劳心理是指面试过程的重复性操作所引起的考官懒散、困倦倾向。面试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劳动。它要求考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重复性操作活动,并始终保持高度注意力。因此,主考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心理能力,也要具备较强的体力、精力和意志力。否则,就容易出现打呵欠、吐长气、坐姿不端等疲劳现象,从而影响面试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