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3
10239800000031

第31章 找寻适合你的“坑”

目前直奔三十的Helen在求学路上可谓是步步高升。先是念了电子专业的专科,专科毕业后又读了电子成教本科,同时还自考了工商管理的本科。可以说在学业上Helen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可是与她一帆风顺的求学之路相反,她的职业却总在低水平徘徊。大专毕业后,Helen先到一个日资电子工程公司做了一年的绘图员。这种独坐小隔间,埋头苦干,十天半月不跟人打交道的工作让Helen苦不堪言。再加上公司本身规模不大,前景也不是很好,于是一年不到,她就跳槽到了另一家规模稍大的日资电子企业,由于专业背景和之前的工作经历,Helen刚进去的时候只能重操旧业。但是Helen对这类技术员的前景并不看好,因为虽然他们顶着工程师的头衔,但实际上工作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因此也很难做出什么成绩。她的很多前辈在一个职位上一呆好几年,除了薪水有所长进之外,其他的几乎一成不变。要有出头之日,非要跳出这个小圈圈不可。于是Helen等待着转岗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总经理办公室就有一个行政助理的位置空缺,得知此事的Helen马上申请换岗,经过一番考核,Helen如愿以偿。原以为这次换岗会换来一个广阔的天地,谁知道总经理助理听起来好听,可实际上像个杂务处理员,技术含量更加低,也学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长期这样做下去,只会导致竞争力的衰竭。危机感重重的Helen在失望之余,想到了用跳槽来寻找发展空间。

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经历若干次的职业转换:从这家公司转到那家公司,从这个行业转到那个行业,或者哪个企业也不去,选择自己创业。跳槽也好,创业也罢,转行也罢,我们都免不了问自己:“我现在该找一份怎样的工作?”或者:“我能做一番怎样的事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跳槽呢?心理学家给了我们答案。

(1)跳槽并不是目的,而是我们接近个人职业目标的方法之一。

当你跳槽的时候,首先必须了解,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追求自己想得到的目标?这一次跳槽是不是一块很好的跳板,跳向你幸福的未来?没有明确目的就跳来跳去,并在同一平面上的重复变动,不能从深度上提升职场含金量,从而导致你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停滞不前。

(2)入行没打好基本功,小问题常常造成致命伤,这是职场中“蝴蝶效应”的根源。

面对诱惑,与其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跳槽,还不如认定一个职业,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基本功不扎实,跨行太多,很难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

(3)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跳槽者在跳槽之前应充分了解新公司的环境和文化。一般而言,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小型企业选老板。如果不事先做好“功课”,甚至只是因为节后是跳槽的黄金时节就盲目地抬脚走人,只会提高跳槽的成本。

(4)在职业生涯中,也不是人人都得死守一处,从一而终。

但是要明白:小时候向爸妈撒娇,可以换来一两颗糖,现在向爱侣撒娇,可以得到一两束玫瑰,但职场不是温情的老爹和深情的爱侣,不懂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一不顺心就扭头离去,那只会招来它的白眼。

(5)谨慎跳槽,防止职业能量“归零”。

就职业转换而言,最危险的一种情况,莫过于在一次次的跳槽和创业中,让自己在以往的职业生涯中好不容易积蓄起来、沉淀下来的职场能量一次次地“归零”。我们会发现,许多工作经历已有七八年的职场老人,却说不清自己到底在从事哪个职业――他们今天做这份工作、明天做那份工作,但前一份工作和后一份工作几乎毫无关联度,使得他们本该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士了,却可能还在为找工作而犯愁,或者是还停留在职业探索期,对未来一片茫然。

正是盲目的转换,使这些频繁跳槽的职场老人无法对他目前的职业经历提供任何的帮助,导致他在以往经历中积累下来的职场能量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化作了零,他又重新变成一个职场新手!表现出来的后果是,过去的职场能量不但无法给自己以信心暗示,更无法给别人以信赖感。

必须意识到,每当你将职场能量归一次零,就好比在自己的“职场大陆”上投下了一颗毁灭性的原子弹,你的生涯就将因此遭受一次重大的创伤。多次的职场归零,带来的最终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你的职业生涯将由于多次“地震”丧失能量,冲击力和抗击打力变得大大的弱化,再加上年龄、生活、环境等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干扰,你将会在自疑、抱怨、气馁的消极情绪中,越来越同别人拉开职场中的差距。

(6)重视工作经验积累,提升职业能级。

明智的跳槽者,他们会在跳槽的一开始,或者在面临跳槽的起始时刻,就将工作经验作为最重要的一条,纳入个人的整体职业规划表中,他们决不容许自己的职业前后脱节,决不容许自己的工作经验莫名其妙地释放、僵化、归零,他们总会用尽一切办法,把每一次跳槽链接到他前一次到达的驿站轨道上,这样,跳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升级,而不是负气的赌博。

工作经验的持续积累会产生“职业能级”的变化。职业能级的提升并不代表“职级”的提升,也不直接代表薪资的提升,但它充分表明了你具备了更高职级更高薪水的基础,只要时机合适,这些都不是问题,你会更加受赏识,会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选择余地,你会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