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3
10239800000021

第21章 销售中怎样设法使对方立即说“是”

当与别人交谈时,不要首先讨论你不同意的事,要先不失时机地强调你同意的事情。肯定的回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术,但是却为很多数人所忽略。

与客户交谈时,不要一开始就谈彼此意见相左的事,先说一些基本上能谈得来的事情。假如可以,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告诉对方,你们所追求的目标差不多,不同的只是方式罢了。这样,对方在一开始就会连连说“是!是!”总的来说,就是尽量防止你的谈话对象说“不”。

那些有说话技巧的人,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能得到对方很多肯定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将听者的心理向正面方向引导。其实得到“是”字的反应,本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在生活中却常常被人们忽略了。一些人好像一开口就是准备着要反对他人的意见,好像这样就显出了他的与众不同。这样做,如果只是为了满足感官的一时之快,或许还可原谅,要是需要完成一件事,那就太不划算了。假如,你的学生、顾客、丈夫或者妻子,他们一张口就是“不”,那就算你绞尽脑汁,有极大的耐心,也很难改变他们的反对或者抵抗情绪。“是”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是很妙的,纽约一家储蓄所的出纳爱伯生,运用此方法拉住了一位富翁存户。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走进银行准备存款,爱伯生先生按照银行的规定,把存款申请表递给他,有些问题他回答很爽快,但有些却不愿回答。

在爱伯生先生未研究人类关系学之前,他的做法是直接告诉顾客,假使顾客不把表格填上,就只能拒绝顾客的存款。往常爱伯生先生都是这样做的。自然,当他说出这些话,他有一种权威感,自己会觉得很自重、甚至得意。

但是这天上午,爱伯生先生运用了一点刚学来的知识,决意不谈银行所要的,转而谈一些顾客需要的事情。所以他决定先诱使顾客回答:“是!是!”于是,爱伯生先生先同意顾客的观点,告诉他,那些他所拒绝回答的材料,其实并不是非写不可。

爱伯生先生对那位顾客这样说:“假如你离开这个世界后,你有钱存在我们银行,可否愿意上银行把存款转交给你最亲的人?”

客人马上回答说:“当然。”

“那么,你就依照我们的办法,把最亲密的人的姓名等情况,填到这份表格上,假若你万一出现不测,银行就会立即把这笔钱送到你最亲的人手上去。”

那顾客又说:“恩,不错。”

那位存款客户态度软化的原因,是他明白填写这份表格对他有利。他离开银行之前,不但把表格添好,还接受了爱伯生先生的建议,用他母亲的名义开了个信托账户,有关他母亲的情况,也按照表格要求填上。

由于使顾客一开始就说:是!是!对方便忘了争执之事,并且很愉快地按照建议去做。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充满了东方悠久的智慧:“轻履者行远。”所以如果你要获得人们对你的赞同,那么,你就要设法使对方立即说“是!是!”,而无法让他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