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宅腐控心理学
10238500000004

第4章 宅到低调奢华有内涵(2)

在主流大众对宅投以异样眼光时,我却想说宅是个天经地义、符合人类心理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事儿。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但宅的意义远比多数人想的丰富得多。

更关键的是受日本的影响,它对于宅的解释跟腐女一样成了很多人议论的话题。

说说日本是怎么解释宅(御宅)的吧。

宅,也就是OTAKU——御宅族的简称。御宅(おたく,书写上通常以片假名オタク)这个词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你的家”,是一种对对方比较尊敬的称呼。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时动漫画迷之间以御宅来互相称呼,例如说“请展示御宅(你)的收藏”。“御宅”比普通的称呼保持距离,同时也暗示了大家不要太接近。

ACG(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的出现让一大批人有条件足不出户,有这些陪着自己,出门的意义其实不大。御宅的称呼有点儿小贬义,后来在欧美与中国才被当作一个中性的词儿,即便这样,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宅的人,好像但凡说宅就有不擅长与外界接触,自恋和孤芳自赏的感觉。

而与非ACG接触到时的确会让一些人头疼,牵扯出如社交困难,对他人不信任等心理动机。前提请记得,这里绝不是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宅都是精神问题,这个概念必须加强。

突然想起背包族,一个人旅行,一个人走过山川大河,接触不同的风土人情,虽然不是在屋子里,却是一种和自己的感觉宅在一起的方式。

人就算是群居动物,同时也需要自己一个人待着,不然,会疯掉的。就像此刻若不是宅着,我就不会写下这些,我们就没有这么一个交流的机会,所以,请感谢我的宅,和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宅=一个人?某种程度上是的。

御宅显然有种特立独行的良好自我感或居高临下的至尊感,我就这样,又没妨碍任何人,看我的动漫,幻我的想,写我的同人,真正抓狂的是无法和我们走进的那些人吧,一切令他们费解的东西都成了不正常的,真是没有道理的事儿。

而往往,越批判什么,越是那种所谓主流话语系统下的霸权,似乎只有符合绝大多数人的规范才是好的、正确的。

拜托,我们是不同的个体,不是同一锅蒸出来的狗不理包子。

此刻想,和主流不同的现象绝不是有意而为之的,一定是某种自己都意识不到的动机,耽美文就是个例子,它具备多功能治愈系的作用,如唯美、单纯、让人成为自己笔下的“俘虏”(不是吗?那种对男男爱的描写更深层面是反抗主流社会对女性的忽视和压迫,这掩饰在日本的文化中,太多男性话语环境了,太多被挑选与玩乐的性环境,最显著的体现在他们的成人片上,全是男人视角下的。男性可以光明正大,至少是不需要太多遮掩地享受电视上和生活中的女性。可女人呢?于是,耽美出现了,写耽美的人也出现了,她们笔下的男人比任何时候都生动,且抹去女人的出现,女人可以用另外一个方式参与到整个故事中,从这个层面说,俘虏是合适的,甚至虐待都是合适的)。

基于以上简单的分析,宅的功能更凸显了吧,不是闷骚,而是宅才有可能精进一个事情,不管外界怎么看,他们有他们的视觉和主观臆断,关键是自己宅得有滋味,处于一种自我感觉很舒适的状态。

就我接触的一些腐女与宅男看来,大家都很生动,很灵性,很直接,比起那些所谓成天在社会上混着泡着的人多了几分纯真。和这样的人接触,是放松的,开放的,不做作,就算有不同意见也能开诚布公地讨论。反之那些浸染了无数社会规则和技巧的人,我们一眼就会看到世故、狡猾、躲闪、犹豫、防卫和虚荣,这些都妨碍彼此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

到底是做个别人眼里的乖孩子,还是做舒服的自己呢?注重自己的舒适就意味着叛逆和不合群吗?这是天大的谎言和误解。如果每个人都不是真实的自己,再由这样的人组成团体、社会,局面多可怕?!

喜欢宅在家是常态

写下这些时,我多半都宅着,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喜欢宅在家是常态。

说腐女就不得不提到人们对腐宅的认识,好奇妙的联系,腐女就是宅女?非也,不能将两者画等号。

把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可能是好像只有长期待在家里的女孩子才有这样的闲情,但现在是网络时代,就算待在家,有多少人真正脱离社会了?买东西可以淘宝、吃饭可以订餐、各种题材小说、电视、电影在网络上都有,你还好意思说自己脱离社会?

当然了,宅最直观指的是不出门,不怎么跟他人联系,不善于人际沟通什么的,从这个层面说倒不无道理。与外界的联系是衡量一个人抑郁指数的标准之一,宅在家严重时就是一种社会性的退缩行为,这要和当事人来沟通,他到底因为什么不肯出门见人,出门对他/她来说意味着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除却这些明显的现象外,宅是多美妙的事情啊。

自己可以衣冠不整,邋里邋遢地吃零食看小说,不用管出席各种场合要搭配什么衣服鞋子香水配饰,不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才能让自己在职场里混得下去。

一个人可以好好思考人生、做规划、看看书、发发呆,小资一下未尝不可,因为在外面太小资了担心招惹羡慕嫉妒恨的冷嘲热讽。这年头,很多人就是眼热别人的审美,其实就是自卑。

一个人的时候比在人群中更考验人,看看你自己是否能静得下来,不需要混迹在各种圈子里夜夜笙歌地应酬,似乎那样才是好人缘的表现。这除了是能体现个人魅力外,一定要提醒自己是不是过于离不开人了,而孤独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呢?

学着和孤独做伴,不然,我们总是因为害怕它反而忽略它,用各种方法排解,拒绝甚至嫌弃,其实都是不喜欢它的缘故。从存在的角度说,人生的四大终极命题分别是死亡、孤独、生命的意义、存在。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于是才极致地渴望热闹,才以此来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受欢迎。

宅的心理机制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不安于寂寞,总有很多新奇的点子,一招呼呼啦一帮人跟着,号召力与感染力极强,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什么的,你很少看到他/她一个人做事情。

恭喜你,你遇到了一个典型的乐群型人格特质的人,必然有奉献精神,愿意大家因自己而快乐;更恭喜你,你遇见了一个很可能越怕什么就越表现成那个样子的人,这在防御机制里属于反向形成,用一个看似积极的乐观开朗幽默的状态掩饰或者回避或压抑着悲观抑郁和孤单的自己。

幽默的人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危险的,从防御机制上说幽默属于高级的防御机制,而在另一个层面说,它具备一定的迷惑性。

嗯,注意,我们这本书有些地方会带给大家一些颠覆性的认识,你也许会问,幽默难道也成了不好的品质?绝非这样。只是提醒大家,幽默的背后也许蕴含着让人看不出来的抑郁或痛苦,因为难以表达而呈现得很“快乐”,因为当事人无法面对真正的抑郁后带来的崩塌感。而幽默似乎成了一种独特的能力,化抑郁为开心,化暗沉给阳光,而当他/她独自一个人时,谁知道当事人真正的感受是什么呢?

我们有多少时候可以表里如一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家人、朋友、领导?

这么说来,人的心理机制很狡猾,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被什么驱使的,貌似你知道,其实跟真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话题回到宅上,它不但是低成本的生活方式,更是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有时间来感知那个浮躁的自己。大家平时跟上满弦的机器一样,上学、下学、考试、上班、下班,时间都用来应付成绩和业绩了,你是否也能忙里偷闲顾顾自己的业余爱好,和邻座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姑娘或者小伙子,谈谈情、跳跳舞、约个小会什么的才是生活。

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回味上面说的那些,如疲倦、压力、纠结、身不由己、心动、忐忑甚至暧昧。当把这些都具体地起了个名字时,你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经历了那么丰富的感受,而身在其中时,根本找不到或者意识不到这些。可见,宅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靠近自己,别整天说别人不理解自己,你是否理解自己呢?你的喜怒哀乐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宅腐双修这个词儿太有创意了,非要把它们连在一起,拦是拦不住的。

宅与腐异曲同工的地方是它们的独特性,吸引他人注意方面占了先机,在这个拒绝平庸的年代,要么彻底“变异”,要么被彻底忘记,你选择哪个?

宅人的心理优势

网络中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

寒冬,一哥们儿站在楼道口,穿着大裤衩和拖鞋。他看着满地的积雪,惊讶地喊道:“什么时候冬天了?!”

这样才能被评为“超级宅男”。

或许你身边就有这样的奇人,倒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这样的人格特质让很多人感觉好奇。因为换作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做到他那样的“与世隔绝”,很多人是无法脱离群体而生活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考试的料,有人天生遇见考试就腿软,智商永远跟不上成绩的要求,不知有多少人艰难地啃书本后告诉自己原来和知识的距离看似近其实远在天边呢。

宅人不一定都是乖孩子,想必真正的乖孩子是缺少创造力的,真正的生活不在书本里,而在你是否有能力感知生活,去触碰真实的感受,而不是为满足别人而把自己装修得华丽丽,但心灵中恰恰是虚的。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成绩优秀的人在大学里会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过去积累的压力在顷刻间释放,为了这一天做了多少虚假的自体能做的事。

虚假的自体是客体关系理论下的名词儿。温妮科特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精神分析师,他说孩子在和客体互动中为了让自己得到照顾,会发展出和自己的意愿相反的能力来迎合环境和养育者的要求,貌似是乖的、懂事的、顺从的,其实是一种愿望得不到满足后的妥协或者折中。归根结底,孩子压抑或者转化了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虚假地创造了一个更符合环境的自己,并且认同这个自己就是这样的,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活下来”。

我在做精神分析的过程中经常反复提出“活下来”这三个字,原因就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为了让自己适合环境而做了很多事情,只是多数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这是种本能,不然我们根本无法调节现实和想象间的差距,以及自恋挫败后的“绝望”感。

无论对自己,对他人,这种“活下来”是难能可贵的品质,有人若难以处理过程中的冲突就会出现心理问题,其实就是以往那种活下来的方式过时了,或者防御机制崩溃了,这些都会导致危机发生。

意外的亿万富翁

电影《社交网络》的原型人物是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那是个在别人眼里孤独、不喜欢与外界接触、自负的普通大二学生。在每个人的独特性被得到充分认同和接纳的国度,自然没有任何人对这样的人报以异样的眼光与议论,而他的精神世界显然不像他表面呈现的那样波澜不惊。

再说说它原著小说的名字,估计你看了会觉得更有意思,《意外的亿万富翁:Facebook的创立,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

作者需要用这么多元素才能完整表达一个故事,而细想,任何故事估计都有这些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