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宅腐控心理学
10238500000016

第16章 中二病是种什么“病”?(2)

此刻想起最近热议的“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认为孩子哭的时候母亲是不去抱的,不哭的时候才去抱,这是典型的行为训练,会让我想起行为主义创始人心理学家华生的那句话:“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心理学的门派众多,行为主义以简单直接效果快著称,而显然也因为这个,很快会被别的更适合来访者的疗法替代,插句话,不是有“21天养成一个新行为习惯”的说法吗?不能不说这个不对,效果性在于从行为上给你一个抑制或者强化加心理暗示,来取代旧有的行为模式。

华生的环境加行为论显然仅强调了外界对一个人的塑造,就像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一样,那是一种让孩子去适应环境的强迫性行为,对一个婴儿来说是很不合理的,违背天性。话说一个顺从的孩子不是这样养成的,孩子来这个世界上不是要成为某个人模版下的人,而是要成为他们自己。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华生本人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子女很不成功,整个家庭弥漫在幼年情感回应不足导致的创伤里,先后有孩子自杀或者抑郁终老。

说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大家不能忽视每个婴儿都有的全能感,要给其足够的发展空间,不能去剥夺或者扭曲,不然你会发现这些压抑的东西早晚会在成年的某个时候出现。到那时,家长和整个家庭会花无数时间与精力去面对。俗话说,你给出多少一定会拿回来多少,不是吓唬人,尤其在心理结构和个性特质上,临床无数案例都反映了这一点。

举个例子:某女,漂亮,可爱,招人喜欢,就是每次恋爱都会卡在和对象的身体接触上,太亲密她就不舒服,甚至躲避。注意,这和性冷淡不同,而是一种感知温暖靠近时的疏离感,好几任男友因此而分开了。她做咨询的诉求是找到和男人无法身体接触的原因(注,在咨询中确认此人是直女)。

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从小就很少被抱(从有记忆开始,后来她还特意去求证了父母,得到的答案是,她很乖又不哭,父母就不会主动去抱,还说她没那么娇气,不黏人),所以,她向来认为拥抱或者身体接触是很肉麻的事儿,咨询的过程她很有礼貌,保持合适距离,乖巧得不行,可恰恰是她的乖巧成了无法和他人继续发展关系的阻碍。

我们说过身体与自己的关系是什么,反观无论华生的行为训练还是哭不抱、不哭才抱,还是为了满足父母而成长为易养型儿童,都说明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巨大。

所以,这个方式太恐怖了,这个行为训练无疑会让很多孩子被训练得很乖,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哭声——这个前语言期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被无情地忽略掉了。

而安静、顺从、听话带来的所谓“好处”是有条件的,当哭声被忽略时如同自己被忽略了,孩子虽然可以自发出一些品质来得到照顾,可那不是真实的自己,没有体会自己真实的情感。这个至关重要,当一个人无法识别情感和表达情感时,是很可怕的,于是可能会在幻想层面发展它,比如拯救者、破坏者、黑暗世界的神,主宰生死或者折磨别人等。而这一切都有一种潜在的毁灭力量,那是对现实的愤怒和不满、委屈、攻击性等的变形。

其次:幼年时期的遭遇。

幼年还有可能遇到什么呢?我们说的自我确认来自于相对稳定的家庭关系和环境对自己的确认与回应,这是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尤其主体间性告诉我们,我的眼睛里的你眼睛里的我的样子,这句看似绕口令的话很好地诠释了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我眼睛里看出去你的眼睛里也能看到我自己啊。

于是,互动中双方可能不用说话,无意识已经进行了沟通,那么,会想到幼年时若遇到过度或过少的关注都有可能出现青春期的不稳定,过度照顾会导致没有自由、窒息感、被控制感(有些人可能不是特别严重,但大多数人在幼年时期都会有突破束缚的欲求),于是才渴望自己替自己做主,甚至可以创造出一个世界来成为那里的主人,也就不难理解网络游戏的意义了。

在那里,自己可以成为任何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严重的人分不清楚现实和幻想,从而导致行为的极端,比如因为装备的分歧而去伤害他人等极端事件,还有种可能,过分被关注和要求会使一个人过度压抑自己的性情而一味地满足他人,遇到危机事件时会因为怕遭受惩罚而做出毁灭性的举动。

再次,与青春期有关。

我们感觉被忽略会导致我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总怀疑别人是不是真的在乎自己,青春期时才会做各种出格的事儿,反复试探环境对自己的忍受程度,好的养育者会兜着这个,兜不住多半就会镇压或者完全忽略,或误解。

那么,可想而知,当一个能量没办法消散,一定会寻找另一个出口,不然会爆炸的。所以,才有中二病,用极致的幻想来缓解某种自己都意识不到的能量,比如对无所不能的幻想,对拯救者、重生、不死、诡异等的想法。

你可能会问,这些现象为什么会集中在中二前后(青春期)爆发?难道其他年龄阶段没有吗?答案是,有,但少,且如果有,很可能会在精神分裂中发现,而那才是真正的病。

而中二病更多由于精神能量和身体冲动相关,别说初中二年级了,世界上最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才几岁而已,有的分析家甚至发现婴儿也有类似精神分裂的症状。此刻必须加一个注解就是,儿童期处于一个特别微妙的时刻,精神、意识、无意识基本是涣散状态的,的确需要时间聚拢才可以,而这时候才有“童言无忌”四个字,显然指的就是语言的无序无逻辑性,通过孩子讲故事你会发现明显的类似幻觉和妄想的成分,而这个显然成了判断精神分裂的标准之一。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没有自知力的,他不认为自己病了需要治疗,而中二病是一种短暂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多半都会“自愈”,会区分现实和想象。

动漫是呈现这些幻想最好的地方,甚至是某种自我治愈的途径,通过它,作者可以尽情地挥洒自己的“病”,来勾搭读者的“病”,同病相怜后就天下大同了。不管哪类作品都有对应的受众群,而一定会彼此激发出共鸣以达到找到归属的感觉。

最后,是心理发展规律。

也就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说,“中二时期”正好处于出其不意、抗争、寻求不同、独特、全能感实践、接受规则的冲突、发出自己声音的阶段。

青春嘛,这个时候有一切理由绽放各种光彩,而不巧的是,这种绽放会让一些早就过了青春期的人觉得陌生和恐惧,想当初自己没有这样的环境让自己如此不同,而那时,面对内心的冲动自己是如何化解的呢?某种程度上,过来人有一丝丝的羡慕嫉妒在里面。

话说正当年的中二生们,当我们面对内心里一种冲动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时,你会用什么方式化解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创造出很多新奇的东西比如绘画、音乐、小说,这些都是在类分裂状态下才做得出来的事儿。不然,你试试看,如果不是一个类分裂的人格特质,不能天马行空,不能幻想,只知道规规矩矩、按规则履行指责,这世界上哪里还会出现赏心悦目的文艺作品?就更别提什么科幻小说了,而科幻是人类的思维不死的最生动证明。外星人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拥有想象的能力,这个更重要!尤其对于青春期来说!

年轻就有无数可能,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无数担心,因为没经历过,因为各种各样被告知的潜在危险,于是人才在安全与不安全中间徘徊试探。

没有幻想的破灭,就没有成长

说了那么多“病”,其实,真正符合国际精神病诊断学的病症不过那些,其中没有中二病一说。流行的中二病说法不过是大家对这个现象的一种提炼,但显然,它也有程度可分:轻度、中度、留观期(过渡期)、严重。

轻度:雷同于青春期叛逆,要更确定自己的阶段,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看到自己,所以才会做一些看上去是挑战的事儿,让他人不忽视自己的存在。说的话,做的决定,一般会在几次挫败和修正中逐渐恢复更客观和更平静的情感反映形式,只要周围环境给予足够的接纳和空间,一般青春期不会持续多久。它其实是心智成熟的必然阶段,千万别谈青春期色变,有的家长甚至在小学就焦虑孩子青春期不好相处,这是家长自己的焦虑,需要去处理。

中度:一边叛逆着,一边创造着一些稀奇古怪的幻想,其中可贵的是,这个阶段会思考更深入的一些生命哲理性话题,比如生死,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宇宙什么的。看似马上就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了,能和家长真正平行沟通了。可并不知道,无论阅历、情感描述方式,都和成人有很多不同,而恰恰无意识要去趋向于更深奥的东西。

留观期(过渡期):跨在中度和青春期精神分裂之间的一个阶段,两边都沾边儿,那种与众不同的愿望远远超出了常态,尽管他们可以区分现实与幻想,但在尽可能的渠道会完全沉浸在幻想的世界(网络居多),淋漓尽致地表达夸大的自己,以及无所不能感和对世界的不满。

严重:无法脱离自己创造的幻想世界,那里是现实的一个很好补充,或许本人是个闷闷的人,但在另一个语言系统里却是王,这个反差会让人显得像“分裂”。所以,识别一个人是不是精神分裂,最简单的办法是,检验这个人的现实性,如请他写下此刻的自己以及自己的感觉,我们叫知行合一,也就是意识和行为统一(如年龄、性别、现在是几点、我在哪里、在做什么等)。

多说几句,临床中的确有青春期精神分裂的患者,恰恰会在这个时期爆发,多半都表现成完全夸大自己,妄想一种成就,或者严重退缩,或具有某种毁灭性,这和当事人的个性特质有很大关系。

同时不可小觑的是精神分裂与天才的关系。据统计,历史上智商高的天才中间出现了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我们熟悉的哥白尼、叔本华、尼采、梵高、毕加索等。

归根结底,不管哪种程度的“病”,本身都是青春期必经的过程,没有无所不能感,没有挫折,没有冲动表达,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没有幻想破灭,人是不可能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