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10235500000012

第12章 幸福的篮子(2)

我们没有自行车,来回都是步行,为了赶时间,我们大多是跑着去跑着回,白天上了一天课,饥肠辘辘的,直到晚上上完辅导回来,我们才简单地吃一口东西。每天辅导归来时,宿舍楼都熄了灯,门卫的老大爷同情我们的遭遇,每天都给我们留着大门。

那天辅导回来,由于没有路灯,四周显得格外黑暗,弟弟跑一会儿走一会儿,因为只顾着赶跑,不小心绊倒在路旁,脚扭伤了,疼痛难忍,一瘸一拐地往回赶。我和弟弟不在一个宿舍,等第二天我去找弟弟吃早饭时,才看见弟弟脚踝肿起了好高,我赶紧背起弟弟去诊所。趴在我的背上,弟弟紧紧地搂我,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到我和弟弟已成为彼此生命中的依靠。

休息了两天,第三天弟弟说什么也呆不下去了,等闲的日子不适合我们。于是,我到学校旁边的自行车出租点租了一辆自行车,这样,来回能省些力,我也才能放下心来。

劳累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真想一睡不醒,做个好梦,然而,我们梦见的不是运动场上的驰骋,更不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而是对如何填饱肚子的担忧。

一个学期下来,我和弟弟不仅没饿着,反而到期末时还剩下一百多元钱,弟弟说:“给家里邮回50元吧,让爸爸知道咱们也能挣钱了,让他们买点什么。”看着小我一岁的弟弟那憨朴率直的目光,一种说不出的痛弥漫了我的周身。

最初的劳动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的补偿,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劳动,怎样靠双手维持生存。

临近寒假,我们所找的那两份家教假期想要让孩子轻松一下,因此辞退了我俩,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下学期的学费没有着落,就是填饱肚子也成了一大难题。

当时,一个念头忽然跃入脑海,寒假不回家,在这里打工离学校不远,有一条马路,平时总有一些小贩在那里卖菜,虽然工商、税务的管理人员总来撵,但还是屡禁不止,据说挣的还不算少。

我和弟弟也决意充当一下小贩,天还没有亮,我和弟弟带着从附近教师家借来的秤和筐就来到了那条马路,因为乡下的农民每天都赶着车来这里批发菜。第一天,我们买了些土豆和韭菜,瑟瑟发抖地站在那里像其他人一样叫卖,呆是,由于我们没有防寒的东西,韭菜不一会儿就冻了,根本没有人来买。那天,我和弟弟硬是一天没吃饭,我们有个规定:不挣钱决不吃饭。北方的冬天气温可以达到零下30度,凛列的西北风也强劲地刮着,使人伸不出手,看着穿着单薄衣服的弟弟,我最终还是没忍住给弟弟买了一个面包。“男子汉怎能食言?”弟弟虽然说话哆嗦,但语气很坚决。我再给他时,他竟赌气不理我了。

那个面包我们谁也没有吃,直到第二天面包发硬,依然放在那里。

第二天,我们把自己铺的褥子拿来,盖在了菜上,这样,菜就冻不坏了。可是刚开始时,我们连秤都不会使,虽那些相邻的好心人耐心地教我们,并告诉我们,等工商人员来了要赶快跑,不然会把秤没收的。一杆秤20元钱,而我们的兜里只有50元钱,我们哥俩感激地看着这些好心人,说不出一句话。此时,我才知道,这世上不仅我们一家在忍受着清贫,很多如我们一样的人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着,但他们从不说什么,哪怕一点点的抱怨都没有。在马路上被管理人员追得气喘吁吁的人们,反而解嘲地说:“看咱们谁跑得快。”对生活的乐观,使他们顽强地生活,也使得我们哥俩大受鼓舞。

那天奇冷,因为戴眼镜比较凉,弟弟把近视镜放在衣服的左上兜里,我正在给顾客称菜,忽然,旁边的小贩低声说:“快跑,工商的来了。”我拿起秤就跑,弟弟用手提着筐,由于天冷路滑,一个趔趄摔到了,菜撒了一地。尤其是,眼镜被弟弟重重地压在身下,碎了。他们要把筐没收,弟弟死命地拽着不撒手,其中一个人突然扬起脚,朝着弟弟的手狠狠踢去,本来就已冻肿的手被他们一踢,鲜血直流下来……此情此景,被猛然回头的我看在眼里,心便如刀割一般疼痛,我大喊着扑过去:“弟弟……”这时,好心的人们纷纷上前说情,也顾不上跑了。弟弟一声不吱,只是拽着筐,好半天,工商人员看着趴倒在地的弟弟,说一句:“下次抓住决不轻饶!”然后扬长而去。

弟弟第一次当着我的面委屈地哭了:“大哥……”那一刻,我顿时觉得肩上多了一种责任,给弟弟擦干眼泪,我说:“别哭,等挣了钱哥再给你配一副好的。”弟弟无助地点了点头,泪又涌出来,那泪水一直将我的心打湿。

春节到了。往年的春节,无论怎样穷,一家四口人都要围在一起包饺子,而如今,却是在异乡。农历三十那天上午卖完菜,我和弟弟回到了学校,学校空无一人,四周已响起了鞭炮的噼啪声。一种无法言语的感伤弥漫心头,我和弟弟手拉手,走在校园的甬路上,尽量装着高兴一些。我左手拿着一块刚买的猪肘子,对弟弟说:“一会儿咱们就吃饭。”弟弟看着我,点点头,可是,终于忍不住大声哭了起来,扑到我的怀里。想起弟弟和我一样做家教、卖菜,为生活四处奔波,痛楚仿佛在咬噬我的心。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两个异乡的孩子在哭泣,分不清是谁的眼泪,只觉得这泪中有委屈,也有思念……回到宿舍,面对平时难得一吃的饭菜,谁也没有胃口。弟弟坐在我的身边,紧靠着我,那副孤独无援的模样让我想起小时候,弟弟无论受了多么大的委屈都会向我求援的情景。是谁说过,兄弟是两粒盐,是神的恩赐,相依相偎才是生活的滋味。

伸出手,我抱住弟弟的肩头:“弟弟,咱们谁也不许哭,要知道,我们是在学习生存,只要活着,我们就永远不要认输!苦难,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许多伟大的人物就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没有苦难就没有伟大!”弟弟抬起头,擦干泪,坚定地说:“哥,那咱们也开始过年吧。”“好!”兄弟俩再次紧紧拥抱着。那晚,我们毫无睡意,在异乡守岁,遥祝远方的亲人。

今天,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工作,也都有了固定的收入,再也不用打工挣钱了,但是,生活不会永远风平浪静,风雨也许还会再来,路途也许还会颠簸,可我们已经学会握紧自己手中的舵,咬紧牙关,度过每一程。这是四年的大学生活所赐予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异乡的年,我记忆中永远的年。

既然能有这样一种感动,又何苦让种种块垒哽在心头?

感动真好——梁秋

假期旅行,上了火车才发现要与独夫同行两天三夜。听说过许多关于他的传闻,尽是些冷漠怪僻事,也许就是因为太落落寡合,他才得了“独夫”的绰号。

坐着打了两宿的牌没合眼,到了第三个晚上终于挺不住了,我蜷缩在座位上不多时就什么都不管不问了。

沉沉一觉,隐隐觉出有东西在眼前晃,才睁眼,却见独夫正伸着手在我的头前护防着过道上人来人往的磕碰。见他站着,才骤然发觉自己早已横倒着占了他的座位。难道他竟是这么站了一宿?而他却一直是发着烧的呀!

慌忙起身致歉,却见他安然的笑容:“我下了车到家就能睡,你这可是才开始。”

哪里有一点的冷漠?顿时心中涌上缱绻的温柔:纵是他真的如传闻中那般不可理喻,而我也宁愿更长久地沉浸在这一刻的感动里。感动真好!

既然能有这样一种感动,又何苦让种种块垒哽在心头?

有一次邀朋友小聚,没想到还来了一位素有嫌隙的人,怯怯地跟进来,在我的惊怔下掩不住地局促。来的都是客,自然不能拒之门外。

努力地不要冷落他,却克服不了不联络的生疏,自然话不太多,只能在饭桌上劝他多吃多喝些。

相隔着给他布菜的时候,瞥见了他眼中的感动,竟蓦地被打动,满怀里也尽是感动了。

也许感动还是一种宽容,怡人清香又沁人心脾。也许我们难免会为一次愚蠢的感动而追悔,但是在每一回真正的感动中我们得到的更多。

给别人一份关爱吧,纵使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对那些忧郁、无助的心灵都会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或许其荒芜的心田从此就衍生出一片勃勃绿意。

阳光的声音——王秋洪

十八岁那年,我从宜春师范毕业,通过关系,分配到本乡的初级中学。三年前我还是这所学校的一名普通学生,如今摇身一变,一下子和我的师辈们“平起平坐”,像猴子爬到桌上充狮子,心里总有股虚虚的感觉。

开学这天,我到校长处报到,校长问我打算教哪门课?我说我较喜欢语文。

校长说:“语文只缺一个老师,已经分来一位大学中文系的。”校长把“大学中文系”几个字咬得很重,说罢便伸懒腰打一长串哈欠。

辞别校长,我找到总务主任,请他安排住处。主任说学校住房紧张,让我吃点苦回家住。尔后就旋开茶杯,吹气、呷茶,再吹气、呷茶。我刚出门,就听主任对办公室的另一个人说:“是乡政府出面,把他硬塞进来的……”

我踉踉跄跄走下楼梯,户外阳光白得刺眼。

接下来便是我担任初一的班主任,成天被新生烦得头昏眼花。午休的时候,老师们鸟似地飞回各自的家歇息去了,我一个人“憋”在办公室里,如一头烦躁的困兽,室外吵声不绝,甚至还有调皮的学生在窗外探头探脑扮怪相,隔着栅栏逗熊似地开心。阳光自窗棂探身进来,离我很近,可离我的心很远。我真有种穷途末路的感觉。

大概是第四天的午饭时分,我徘徊在办公楼前面的树下,秋日的阳光筛落在树荫里,斑斑点点,一如我零零乱乱的心事。正当我独自感伤时,章老师走进了我的视野中。章老师教过我初三的生理课,他讲课活泼,为人随和,给我的印象很深。听说这几天他送儿子到外地读书,所以眼下才见着他。就在他与我擦身而过的时候,我总算鼓起勇气喊了一声。

章老师转身看着我,眼神有些茫然,显然,他已经记不起我了。

我把自己的名字及分配到这里的事告诉他。

“记得,记得。”他上前一步拉住我,欣喜地说,“欢迎你!欢迎你!”我感到他握手的力度。

欢迎你!这真是我始料不及的,这是我在几天内听到的最动人的话。我的眼泪都出来了。我这是矫情吗?一点也不。这的确是一句平白朴实的话,就如同一杯水,人们可以毫不在意,而对一个沙漠上的旅人来说,一杯水再也不是一杯水,而是一条命!

章老师将手搭在我肩上,静静地听了我的倾诉后,哄学生似地劝我,并说帮我去向学校争取。然后拉着我到他家吃中饭。

走出树荫,一缕阳光柔柔地探进我的心底,我似乎找到了一种依靠,就像一个落水的人,一根稻草对他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

几天后,我惊喜地得到了一间小屋。闲时,推开窗子,阳光便水一般流进我的斗室,在我的心田明丽地抒情;鸟儿于窗前划出优美的弧线,悠扬的唿哨仿佛在传唱经久不息的词赋:“欢迎你!欢迎你……”这话本应是领导代表学校说的,但领导不说,而一位普通教师却声情并茂地说了,尽管只代表他一个人,但我却丝毫不觉得有损于这句话的分量,反而更坚定了我呆下去的勇气。在这个世上,只要有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还在爱着你,你就有生存、发展的希望,何况爱我们的人终究不会是一个!后来一次闲聊中我才知道:我的住房本来是照顾给章老师的——他教龄长,就学的子女多,上学期学校就作了决定。可为了我,他一家人仍挤在一间房屋……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只是一个凡人,但既然给了我一个“支点”,我又怎能辜负欢迎我的人呢?通过努力,我取得了自学考试专科文凭,并被评为优秀班主任,获青年优质课竞赛第一名。繁重的教学之余,我还坚持业余创作,迄今已发表习作百余篇。

转眼我在这所乡村中学工作10年了,那句质朴动人的话一直在我心头回响。我常告诫自己,给别人一份关爱吧,纵使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对那些忧郁、无助的心灵都会是一缕明媚的阳光,或许其荒芜的心田从此就衍生出一片勃勃绿意。

五年过去了,我未曾再沾过一滴酒,因为母亲的爱像美酒一样,早已浸透我的全身。

浸透全身的“美酒”——张曼

我的家庭很传统,母亲是一个恬静贤慧的家庭主妇,我则是从小就用功读书的乖乖女。我知道我的母亲很爱我,但是她每天忙于家务,我每天忙于课业,我们很少谈话,所以我的生活完全倚赖她的照料,我的心事却从未向她倾吐。

大学毕业后,我踏入纷繁复杂的社会,安静又不善交际的我吃了不少亏。我毫不气馁的在公司里默默耕耘,几年过去后,我在一家小出版社升了主编。然而升官未久,老板就另寻主编,理由是我太静,不善与人沟通。在公司里几年的辛劳全都白费,我终于崩溃了!我开始在深夜酗酒。

我家有个象牙白的酒柜,里面陈列着各种酒,父亲拿它们当装饰品。我不敢让父母看到我喝酒,所以在夜深人静时,才偷偷的拿酒,借酒消愁。起初我只喝一点,可是渐渐地越喝越凶,有一天深夜我终于饮酒过量大发酒疯。第二天父亲并未责打我,只给了我一些训词,母亲则在一旁为我的情形哭泣,我因而戒酒一段时间。

但是好景不长,我又因工作的不顺,起了喝酒的念头。深夜里,我悄悄地起来,打开酒柜拿出酒来,回头却赫然发现母亲站在我面前。她知道我的难处,也早知道我下一步会有的举动,她没有责备我,只是挽着我坐在沙发上,平静地,也是第一次和我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