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66—1834年)是英国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1766出生于英国萨立州的一个土地贵族家庭,他早期受教育于其父丹尔·马尔萨斯,1784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1798年担任英国萨立州奥尔堡镇的牧师,同年匿名发表《人口原理》初版,为统治阶级所赏识,一举成名。紧接着,他旅行各地,进一步收集资料,1803年他署真名的《人口原理》第二版以扩大篇幅出版,以后又经过多次修订再版。1825年,马尔萨斯因结婚而丧失神职。此后,他一直在郝福州海雷伯里学院(即东印度学院)任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他是英国获此头衔的第一人,直至1834年去世。
1811年起他开始与大卫·李嘉图通信并交往,经常进行激烈的争论,他的著作除《人口原理》(1898)外,还有《关于谷物法的影响》(1814)、《地租的性质和发展研究》(1815)、《经研法》(1817)、《政治经济学原理》(1820)、《价值的尺度》(1823)、《政治经济学定义》(1827)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欧文等是同时代人。英国工业革命趋于后期而产业资产阶级与土地贵族斗争仍十分激烈,马尔萨斯则是处于正在没落的地主贵族阶级的代言人。他在许多方面继承了别人的观点,人口理论来自唐森(JosephTounsend),地租理论来自安德森,价值及销售理论来自斯密及西斯蒙第。他与李嘉图私人关糸较为密切,但在理论上一直是对手和论敌,两人曾代表不同阶级长期论战,对经济思想史产生较大影响。西方经济界认为,马尔萨斯在经济思想史上有两大贡献,其一为“人口论”,其二为“消费不足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最初是从如下两个前提出发的: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是必需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马尔萨斯断言在这两个前提下,人口的增长比生活资料的增长要快。在无所妨碍时,人口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比率增加,他写到:“随便假定世界有多少人口,比方假定有10亿,人类将以1,2,4,8,16,32,64,128,256,512那样的增加率增加;生活资料却以1,2,3,4,5,6,7,8,9,10那样的增加率增加。”人口继续不断增加(超过食物之增加),便成为阻碍人类幸福进步的因素。由此,马尔萨斯进一步指出,由于自然法则,人类生活要有食物,人口的增加,不能超过足以供养人口的生活资料的最低营养。所以因获得食物困难所产生的对人口的强大压力,一定继续不断发挥作用,使大部分的人类感到贫困的恐慌。由于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是有自然规律限制的,在人口增加趋势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而两者出现不平衡的时候,自然规律必然使两者之间恢复平衡,所以就发生贫困和罪恶来限制人口的增加。在《人口论》扩大的第二版中,马尔萨斯又提出道德抑制,即无力抚养子女者不要结婚,或以晚婚作为预防抑制措施。根据这一人口论的原则,马尔萨斯反对当时英国的经济法,他指出,济贫法由于下面两点理由使贫民的环境恶化:第一,济贫法创造必须抚养的贫民;第二,济贫所为了一般在社会上不算最有价值的人所消费的食物量,使本来可以给予比较勤勉而有德者的分配量减少,将使更多的人失去独立。若这种分配引起价格上涨,会使济贫所以外的人受到更大压迫倾向。基于这种原因,马尔萨斯进一步指出,贫民本身就是贫困的原因。马尔萨斯用抽象的人。规律来掩盖资本主义社会失业及贫困的真正根源。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对于后来人口理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至于人们一提起马尔萨斯,便会想到《人口原理》。实际上,马尔萨斯在经济学其他领域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如价值理论、有效需求理论、分配理论等。
马尔萨斯在分析产生生产过剩的原因时,论证了他的消费不足论,他认为只有增加供给的生产力与刺激需求的手段相结合,才能保证财富的持续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危机,他还利用这一理论为地主阶级的非生产消费进行辩解。他指出,在出现生产过剩时,即使资本家进行投资,增加对生产性劳动的需要,也仍不足以购买所生产的物品。其基本理论是:对劳动的需要是由对物质的需要引申出来的,仅增加对必需品和便利品的需要,而不增加对奢侈品的需要,其结果必是有效需求不足。马尔萨斯认为,为消除消费不足现象,宜鼓励两种人的消费:其一是地主阶级,因为地主阶级的地租收入是差额收入,依地租而增加的支出,会增加有效需求;其二是不生产阶级的消费支出,马尔萨斯所称的不生产阶级指的是仆婢、政治家、医师、法官、律师、店员等。这些人的雇佣不增加物品的生产,但支出则增加对物品的有效需求,可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因此,为增加国家的财富,并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生产性劳动及不生产性劳动的雇佣宜维持适当比率。
马尔萨斯是第一个讨论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家。他同时指出,经济体系并非完全自我调整的。当然,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经济周期理论,直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严重,他的消费不足论才受到注意。凯恩斯把马尔萨斯视为“有效需求理论”创始人和自己的理论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