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57

第57章 谨慎七患,做好防御

“原典”

墨子曰:“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古句新解”

墨子说:“治理国家要是有了这七种祸患,必定亡国;守卫城池要是有了这七种祸患,敌兵攻至,国家就要倾覆。七患存在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必定遭殃。”

何谓“七患”?墨子说:“城池破旧不能防守,却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这是一患;敌军攻入国境,四方诸侯不肯前来救助,这是二患;把民力耗尽在毫无功利的事情上,赏赐那些平庸无能之人,于是民力穷竭于无用之事,财物因招待宾客而空虚无存,这是三患;做官的人只求保住俸禄,游谈之士只为结党营私,君主制定法律只是为了责罚臣下,而臣下怕触犯刑法不敢犯颜进谏,这是四患;君主自以为圣明睿智,不问政事,自以为国家太平、实力强大,而疏于防范,四方邻国已经在谋划进攻了,君主仍全然不知警戒,这是五患:君主所任用的人却得不到君主的信任,这是六患;储备和种植的粮食不够食用,朝中的大臣不能胜任职守,国家的赏赐不能使好人喜悦,惩罚不能威慑坏人,这是七患。”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治理国家需要谨慎从事,实现国强民富更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必须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和统筹。首先,应该具有一种忧患意识,如孟子之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患可以使人更加奋进,始终保持一种警觉性和进取心;其次,凡事要早做打算、精心策划,只有如此才能胜券在握,安枕无忧。

墨子赞成非攻的防备战,但怎么防备才是最有效,墨子对此作了详尽的阐述。

禽滑厘向墨子询问道:“根据圣人的说法,吉祥的凤凰鸟没有出现,诸侯背叛国王,天下战争四起,大国攻打小国,强国控制弱国。我想为小国防守,应该怎么办呢?”

墨子说:“防御哪种进攻?”

禽滑厘说:“当今世上常用的进攻方法是:积土成山,居高临下;用钩梯爬城;用冲梯攻城;用云梯攻城;填塞城壕;决水淹城;挖隧道;突然袭击;在城墙上打洞;像蚂蚁一样密集爬城;使用蒙上牛皮的辕辊;使用高耸的轩车。这十二种攻城方法,请问应如何防守?”

墨子说:“我方应把城墙、壕沟修好,把守城器械备足,粮食、柴草充足,上下相亲,又能取得四邻诸侯的援助。这是长久备战防守的根本条件。而且,负担防守任务的人很重要。他虽然善于防守,但是君主不信任他,那么,还是不能够防守。君主所任命担负防守任务的人,一定是能够防守的人;如果他没有能力而君主任用他,也是不能防守的。由此看来,担负防守的人,既要善于防守,又要君主尊重和信任他,这样才能防守得住。”

墨子在这里总结了小国防守的基本策略。一是要天时、地利、人和。墨子特别强调上下相亲,四邻相援。此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军民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二是要有精明指挥主帅,以号令三军。这就像一盘象棋,车马炮相士卒齐备,在将帅的统领下,相互协调配合,其防线就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懂得防守战略,方能抵御别国的侵略,从而最终实现兼爱天下的理想。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有10余万家企业倒闭;有60%的民营企业在5年内破产;有85%的民营企业在10年内倒闭。其平均寿命只有2.9年。

柳传志曾说:“我从1984年创办企业,18年间和我同台领过奖的许多知名企业家,今天回过头去看,绝大部分已经销声匿迹了。”

对大多数昙花一现的企业而言,在汹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中,一旦因失误而导致出局,便极有可能意味着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即使有再多的经验教训,也没有机会转化为下一次的成功。那么,对经营者来说,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成功地存活和发展呢?

我国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而在瑞典有一家企业,不仅已经传到了第五代,而且该家族的事业仍蒸蒸日上,集团所属的控股公司在斯德哥尔摩股市中所占份额已超过了40%!它就是瑞典无人不知的瓦伦堡家族。

一百多年来,该家族已经控制了北欧地区很多相当有影响力的工业集团,爱立信、伊莱克斯电器、瑞典滚珠轴承公司、阿斯利康制药集团等世界知名企业都名列其中。

对家族取得的辉煌成绩,瓦伦堡家族的第五代掌门人马库斯·瓦伦堡说,多年来家族一直坚持这样一种经营理念: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舍得投入,以此确保企业的竞争力和行业领先优势。

对瑞典这样一个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二战爆发后,居安思危的瑞典政府大力发展军工业,瓦伦堡家族的军工企业萨伯公司以其高精尖的武器制造技术获得大量政府订单,其研发的亚斯—39战斗机性能可与美国的F-16相媲美。20世纪60年代,现代通信技术刚露苗头,瓦伦堡家族就收购了爱立信公司,将其发展成著名的通讯设备供应商之一。

除了遵循专业化、国际化原则外,瓦伦堡家族投资的主要特点是选定核心业务后进行长期投资。哪怕这项投资短期内无法盈利也决不放弃。马库斯的叔父彼得·瓦伦堡总结家族的生意经时说:“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会轻易放弃暂时出现问题的企业。”这种高瞻远瞩、着眼未来的投资方式被瓦伦堡家族一直保持至今。前几年,瓦伦堡的两项核心投资——通信巨头爱立信和电力工程公司ABB都出现了巨额亏损,山雨欲来风满楼,“破产”、“脱手”等建议不断。但经过几年的扭亏重组,两大公司都已走出了阴霾,开始盈利。

企业没有自然生命,只有通过不停地更新来赋予它活力,它才不会死亡。存活了一百多年的瑞典瓦伦堡家族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它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诸多成功举措有许多与中国墨子的“七患”诫不约而同地相互印证着,企业经营者从这里应该会学到一些东西。

其实,经营企业与治理国家的道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墨子在《七患》中关于致使国家危亡的七种祸患的论述,在企业存亡之道上给了经营者一些很好的启示。

关于《墨子·七患》对企业经营的启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不管看法怎样,其提升企业存活期、促进企业发展的启发作用都是值得经营者思考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经营者将管理企业上升到“治理国家”的战略高度,往往可以从历史上的国家兴衰、王朝更替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得到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启发。在国家的角度来说,要谨慎七患,做好战争防御。对企业经营来说,商场如战场,做好企业将会长盛不衰,这是墨子所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