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35

第35章 诛无道,乃天下之利

“原典”

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

“古句新解”

墨子说:“你们没有仔细审察我所说的究竟是哪一类战争,没有弄明白其中的缘故。那不能叫做‘攻’,而应该叫做‘诛’。”

诛讨,是抵制攻伐最直接的方式。攻伐即邪恶,诛讨即正义。尽管在形式上相仿,都是诉诸武力,但性质上截然不同。攻伐是颠倒黑白,强词夺理;诛讨是伸张正义,救民于水火。诛讨虽也要付出代价,但换来的是和平,铲除的是战争的根源。

墨子对战争的分析是有着明显的是非观、价值观和善恶观的,以是否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标准,他将战争分为“攻无罪”(非正义)和“诛无道”(正义)两种类型。在战争问题上,他既不赞成国家间的攻伐掠夺,也不盲从“春秋无义战”的主张,而是结合历史与现实的事例,对战争的性质进行了精辟分析,对正义的战争给予支持,对不正义的战争进行谴责和坚决反对,进而主张积极防御,战胜不义之战。

对于战争的性质,墨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其划分为“诛”与“攻”,认为诛讨暴君的战争是顺从天意民心的正义战争,是利天下、利大众、利弱小的,因此应该支持。而攻伐无罪之国的战争则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祸害天下、涂炭生灵的非正义战争,因此应该坚决反对。显然,墨子的“非攻”不是不加分析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有所选择和取舍的。我们深信,在今天,那些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们,也会像墨子那样,既崇尚和平,又反对欺凌弱小国家的不正义战争的。

汤为商部落首领。夏朝末年,商部落逐渐强大,眼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

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汤祝告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愿意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

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在诸侯中很快就传扬开了。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史记·殷本纪》)诸侯们听说以后,都齐声称颂说:“汤是极其仁德的人,对禽兽都是仁慈的。”大家都认为汤是有德之君,可以信赖,归附商的诸侯很快地就增加到四十个。商汤的势力也愈来愈大。

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对不听他劝告者,就先后出兵攻灭。如葛、韦、顾等夏朝属国,以剪除桀的羽翼。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汤还迁都于亳,以此为前进的据点,准备最后攻灭夏朝。

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桀命令九夷族发兵征讨商,这说明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汤和伊尹就马上请罪,恢复向夏桀的进贡。

一年后,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汤和伊尹见时机成熟,就由汤召集部众,出兵伐夏,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举攻灭了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亳。

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赋,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使商的势力扩展至黄河上游,成为又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

商汤的所作所为向我们诠释了一个道理:诛无道,乃天下之利。

“嗨,棉毛衫,每件4元!”一汉子的高声吆喝,吸引一位女顾客从其摊位上挑了一件。她付了款,转身欲走,那汉子急忙拦住曰:“哎,还差6元。”女顾客大惑不解:“每件4元,我只要了一件,不是已经付给你4元了吗?”那汉子狡黠地一笑:“哪里哟,我喊的是‘每件10元’。”女顾客愤然道:“我明明听的是‘4元’,现在你又说‘10元’,这不是存心欺骗吗?”那汉子眼睛凶狠地一瞪,大吼道:“谁欺骗你了?我喊的就是10元!”女顾客有些惶恐,瑟瑟地说:“10元?那我不要了,退钱给我吧。”

那汉子更了不得,气势汹汹地指着女顾客:“你要耍我?今天我还没开张,你就要触我的霉头?休想!说要就得要!快点,再补6元来!”那神情,似乎要把女顾客一口吞下。

女顾客难以脱身,不料她不急不忙反倒哈哈大笑起来:“你吓唬谁呀?你自己看看!这种棉毛衫,能值10元吗?给你4元,都已经抬举你了。”

“我要的是10元,你为啥给4元?”

“我听见你喊的就是4元。从目前的行市来说,顶多,也就这个价。”

“我喊的就是10元,你自己听错了,你怪谁。”

“‘4’和‘10’,在声音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要存心敲诈顾客,故意混淆它们在发音上的某些近似,即使占点便宜也只能得逞一时,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谁敲诈了?我吃亏不吃亏,关你啥事?”

“哎哟,你做生意难道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最起码的一点,就得讲信誉。硬要把‘4’说成是‘10’,这不是敲诈是什么?不顾信誉。你生意还做得下去吗?今天我就是给了你10元,你还能敲诈得了第二个吗?”“我……我喊的,是10……10……元。”

“现在,不管你喊的是‘4元’,还是‘10元’,市场的买卖双方,都是依质论价的。像这种棉毛衫,如果你喊10元,我绝不会买,可以说,任何人都不会买。这一点,你是比我更明白的。”

“真……的,我喊的是……10元,你又没还价,就表明你同意我喊的价了?”

“好,就算你喊的是10元。我付4元给你,就表明我认为它只值这个价,这难道不是一种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还价吗?还用得着多说话吗?要是你觉得不合算,你可以不卖;同样,你硬要10元,我也可以不买。这是市场交易的起码原则。强买、强卖,都是违法的。你想去工商所的话,我陪你!”

“好好好,便宜你了,算我倒霉……”

女顾客依理制伏无赖是因为她瞅准了,大凡无赖怕什么:一怕理,二怕法。不难看出,开始时,由于那汉子的无赖,使她处于困境之中。但她坚信自己并没有听错,对手是在敲诈,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战术:只有坚定不移地揭露他,击中他的要害,并以法律为自己撑腰,才能扭转颓势,战而胜之。

不得已的情况下,通过战争的手段或许可以达到更崇高的目的,这不但不违背正义,且合乎正义。如此说来,我们要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照墨子的理论推寻,一场为天下除害的战争,也就是正义的伸张。正义的战争,为了更多人得到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