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24

第24章 爱人如己,惠己及人

“原典”

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

“古句新解”

墨子说:“假若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还能有不孝的吗?”

墨子指出,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这世界还会有纷争、仇怨吗?爱人,并不是不爱自己,当然你更该去爱别人。光爱自己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真正的有爱心,做人有爱心,最主要的还是要能爱别人,要有博爱之心,那怎样去爱人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平等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像爱自己那样去爱别人。

楚汉相争时,蒯通劝说韩信离开刘邦,与项羽结盟,从而双利俱存,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分封诸侯,做天下盟主。韩信不听劝告,他说,他不忍心背叛刘邦。他说,自己当年在项羽手下只是一个小小的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自己向项羽进献计谋时,项羽从不采纳。而刘邦则不同,刘邦不但授他上将军之职,让他统率大军,而且极力改善他的衣食住行,对他家庭的关照也是无微不至。所以韩信回答蒯通说:“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古人说:乘过人家车子的人,要给人家分担患难;穿人家衣服的人,也该给人家分担忧虑;吃人家饭的人,就得为人家卖命。我怎么可以图谋私利而违背道义呢!”

商汤王三到有莘,终于使伊尹答应做他的相国;周文王因为敬老尊贤,所以吕尚、太颠、闳天、散宜生、鬻子这些有才能的人都听从他的指挥;刘备三顾茅庐,所以诸葛亮出山相助,三分天下。这就是礼一所以获十、罪一所以去百、获人所以尊己、助人所以成己的明证。

19世纪90年代,在苏格兰,有一位名叫弗莱明的贫苦农夫,心地善良的他,一直以来都非常乐于助人。这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忽然,听到附近的沼泽地里,传来了一阵哭喊求救的声音,弗莱明闻声来不及扔下手中的农具,立刻就快速跑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因一时大意陷入了泥沼地中,孩子正挣扎着无力自拔,谁知,越是挣扎便愈陷愈深。

农夫弗莱明赶紧将锄头柄伸了过去,将小男孩拖出了死亡之地。

弗莱明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因此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几天以后,一辆华丽的马车,却停在了弗莱明家的门口,只见一位彬彬有礼的绅士走下了马车,绅士来到弗莱明的面前说,自己就是那个被救小男孩的父亲,而这一次,是专程前来道谢的。

绅士知道弗莱明的家境十分贫困,打算给他一大笔钱,以示感激之情。然而,善良的农夫坚持不收,并且他还一再申明:“我不是想要你的钱,才救你孩子的。”

正当他们互相推让之际,一个小男孩突然从外面走进了屋里,绅士看见后问道:“这是您的儿子吗?”

弗莱明点点头说:“是的,这是我的小儿子。”

随后,绅士接着说:“那这样吧,既然您不愿意收钱,我也就不勉强了。但是,您毕竟是救了我儿子的,不如让我也为你的儿子尽点力。如果您愿意的话,我打算资助您儿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您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您感到骄傲的人。”

想想自己这个家徒四壁的环境,再看看这位非常有诚意的绅士,弗莱明为了孩子的将来考虑,便答应了绅士的提议。而绅士也是说到做到,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供这个孩子读书,直到这个孩子从医学院毕业为止。另一方面,弗莱明的孩子也很争气,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在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成为了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

俗语说,无巧不成书。半个世纪以后,被农夫弗莱明救起的绅士的儿子,在一次出国回来时,非常不幸地感染了肺炎,在当时医术并不发达,肺炎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在几位医生都束手无策之时,绅士儿子的病情却在不停地恶化而生命垂危。正当在生死攸关之际,听说此事的弗莱明教授赶紧带上青霉素,来到绅士儿子的身旁。

经过弗莱明教授精湛医术的治疗,绅士儿子的疾病终于痊愈了。其实,那位被农夫弗莱明救起的男孩不是别人,就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爵士。时隔不久,丘吉尔为了答谢弗莱明教授,特地亲自登门拜谢,并且,还真诚地对他说道:“你们一家人救了我两次,给了我两次生命啊!”

弗莱明教授回答:“不,第一次是我父亲救了您,而这一次不是我救了您,应该说是您父亲救了您!”

也许,谁都不可能料到,一位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竟然会对自己的人生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他自己的儿子因此而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且,在日后还成为了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举世闻名的青霉素的发明者。丘吉尔首相在“二战”中功勋卓著,弗莱明教授发明的青霉素拯救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这两个人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个完美结局的最后,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农夫那一次的善举,又怎么可能有后来这两位年轻人的辉煌成就呢?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农夫弗莱明行善积德所获得的报酬,才是最高、最优厚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其实,这个真实故事有一定偶然性,而农夫这种不求回报的纯粹善举,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做好事的人并不图别人报恩,只是良心使然,感到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也正是因为他们善良,经常做好事,天长日久,在诸多好事中必然会获得回报。而那些善于搞阴谋诡计者的下场,往往都会被人们唾弃;常年偷盗的贼,也早晚都会被抓;负有命案并侥幸外逃者,极有可能因其他案件而露出马脚;诈骗高手,也总有被人识破的时候。

爱他人如爱自己,与人交往所求的是彼此的互惠互利。这是一种不拘囿于血缘关系和等级差别的兼相爱与交相利。不论什么人,都应该爱别人如同爱自己。爱人如己,将会惠己及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