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墨子原来这样说
10139300000022

第22章 赏罚严明,宽猛相济

“原典”

墨子曰:“必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为政若此,唯欲毋与我同,将不可得也。”

“古句新解”

墨子说:“必须切实地深爱民众才能役使他们,必须对民众信任才能拥有他们,用富贵在前面引导,用严明的刑罚在后面督率。像这样治理政事,即使想要民众与自己不一致,也是不可能的。”

既要爱民、亲民、利民,同时又要适当运用政策和法令对民众进行奖励和惩罚。这就是墨子“尚同”的思想主张落实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在墨子看来,“同义”的过程需要刑罚的监督和约束,同时解决政治整合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也需要刑罚的威慑作用。他主张运用奖惩包括批评和表扬等手段,维护国家机器的良性运转和政府的权威。具体而言,墨子还强调法律上的赏罚必须和舆论上的毁誉相一致,即行政法律和道德评价相统一,富贵利禄的诱导和酷吏刑罚的威慑相呼应,对于老老实实尚同其上的人就要宽和奖赏,相反,对于不尚同其上的人就要用“五刑”来加以惩罚。可见,墨子是极为重视政治整合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刑罚运用的灵活性的,或者说,他也像孔子那样主张统治者应采取一种“宽猛相济”的治理方式。

孔子曾经说过:“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小人就要用刑罚这种强制的措施加以规约和威慑,对于那些循规蹈矩、服从领导的人就采用宽和的道德感化的方式等等。墨子所谓的“富贵以道其前,明罚以率其后”,其实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宽”与“猛”的两手策略。

古代兵书上说,如果奖赏无功者,惩罚无罪者,部属就会背叛你。由此可见古人深谙赏罚为治军之道。墨子亦是如此。

赏罚严明是墨家核心思想之一,在墨子的论著中多有论及。如墨子在《尚贤》中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当暴,则是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沮矣。”墨子的尚贤,主张对贤能之士予以重赏,“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叫“赏誉当贤”。同时对暴者、不肖者加以惩处,实施“罚当暴”原则。又如《兼爱》中有“劝之以赏誉,威之以刑罚”。

墨子赏罚严明的言论,无论对治国,还是治业,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军师吴起向君王魏武侯建议:当武侯于祖庙设宴款待国家的有功之臣时,席位应该按功绩的大小分列成前、中、后三排。建立了上等功绩的功臣当坐于前排,享受最上等的菜肴和最好的餐具;功绩稍次的臣子坐于中排,餐具和菜肴相对差些;而没有功绩的人就坐在最后面,菜肴和餐具当然是最次的了。同时,在宴席之后,还要在庙门之外对有功之人的家属,按其功绩大小进行赏赐。这样,不仅有功者受到了与其功绩相称的恩宠,而无功者亦于无形中受到鞭策,使之以此自勉,以图日后立功。

吴起的建议与墨子如出一辙,虽然做法在现代并不完全适用,但其精神,无论在行政管理,还是商业战场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惩罚与奖励,是领导者在工作中常用的两件利器。但是在作出惩罚决定时,其先决条件是弄清事实。只有在事实清楚后的惩罚才会做到掷地有声,又稳又准。事实会被假象所掩盖,领导者必须分清事实与怀疑之间的界线,必须创造出一个让员工感受到公开、诚实、信任的氛围。

对待事实问题,还必须区分事实与观点的不同。抓住核心的事实,才能够展开详尽的调查。弄清了核心的事实,才能更好地作出有效的决定。

惩罚和奖励的目的都是为使员工更努力地工作。但有时候,由于某些制度或程序的障碍,造成所需要的行为与所惩罚或所奖励的行为之间不一致,因此也无法达到最初目的。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想请3天假陪家人去郊游,但他的老板没有批准,因为部门近期的工作很紧张,工人们每天都要加班,连星期六也不能休息。有一天,这位保持最高迟到纪录的工程师又晚到了30分钟。老板对此十分生气,警告他:“如果你再迟到一次,我将让你停职3天并扣除工资。”你猜第二天谁迟到了?还是这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听到这一警告,为这一难得的机会而沾沾自喜。他终于可以实现自己郊游的愿望了。于是第二天,他故意去得很晚。如其所料,他被停工3天,扣除3天工资,但他可以与家人一起出去郊游了,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那位老板自以为做得正确,自己“正确”地维护了管理制度,但部门的工作还是无法按时完成。

以上事例中老板按常规办事的做法,造成了惩罚行为与惩罚效果的严重脱节。那位老板敲的警钟最后还是没有敲到实处,反而正中这位工程师的下怀。奖励也是一样,有时造成奖励行为与奖励目的的脱节。领导者奖励什么行为,将会得到更多的这种行为。

领导者对下属的功绩,一定不能忽视。当然,对下属的功劳大有大的奖励方法,小有小的鼓励方式,要因人而异、因功绩而异。但一定要遵循一个前提,就是赏罚分明。

1.有过必要罚。一个团体必须讲究纪律,不能因这个人平时对我好或者是亲朋好友,有过就不惩罚,很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领导者应有过必罚,不能优柔寡断,感情用事,这样才能团结一致,有效地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2.有功必要赏。部属有功劳而不奖赏,他就会失望,久之就不愿再立功,甚至造成上下离心离德,难以领导。《说苑》中说:“有功者不赏,有罪者不罚;多赏者进,少赏者退;是以群臣比周而蔽贤,忠臣以诽死于无罪;邪臣以誉赏于无功。其国见于危亡。”所以有功必赏,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态度,也能融洽上下关系。

在今天,对于“宽猛相济”的为政艺术,如果能够善加运用,也会发挥积极的治理效果和作用。具体地讲,我们在提倡人们应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和自觉遵守文明规范的同时,也必须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的强制和威慑作用,从而才能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和谐,促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有序、稳定、健康地发展。

奖赏可使好的行为得到发扬,惩罚可使坏的行为得到遏制。如军队赏罚严明,可以提升军中士气;公司赏罚严明,可以提升公司的业绩。所以,赏罚严明,体现了褒扬贬抑,指示了人们行动的方向,强化正当的进取,弱化错误的选择。赏罚严明,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或抑制,它通过奖赏,肯定了员工的劳动价值乃至人生价值;通过惩罚,否定了一些错误行为和消极因素。故此,赏罚严明是领导者尚同控制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