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大学生考证指南
10082100000017

第17章 管理类证书(3)

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四、报关员资格考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关于“报关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报关从业资格”的规定,报关员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测试考生从事报关业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考试内容包括报关专业知识、报关专业技能、报关相关知识以及与报关业务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海关总署规章。考试合格者可以向海关申请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

海关总署组织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确定考试原则,制定考试大纲、规则,统一命题;指导、监督各地海关具体实施考试,处理考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阅卷,公布考试成绩;管理各海关审核报关员资格申请、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事宜。直属海关在海关总署指导下具体实施考试;受理、审查报关员资格申请,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海关总署决定,可以进行调整。海关总署在考试3个月前对外公告考试事宜。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实行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采取全国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核分和统一合格标准的方式进行。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报名条件、报名确认和参加考试以及成绩查询的方式、资格证书申请的程序,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报关员资格考试及资格证书管理办法》、海关总署和各考区的考试公告、各直属海关行政许可公示以及有关通告、通知等,亦可通过拨打各考区、各报考点海关对外公布的考试咨询电话获得相关资讯。

考试内容

包括报关专业知识、报关专业技能、报关相关知识以及与报关业务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及海关总署规章。

1.报关专业知识包括报关概述;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贸易管制等。

报关员考试分值分布情况

2.报关专业技能包括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缴纳;报关单证填制等。

3.报关相关知识基本常识;国际贸易知识;世界贸易组织;英语知识;报关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等。

考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包括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及其报关程序、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报关英语、报关单填制、其他与报关工作相关的海关法律制度、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实务、模拟题。

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具有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西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生报名条件放宽至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历。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以及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

2.在报关活动中发生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被海关依法取消报关从业资格的;

3.在考试中发生作弊行为,被海关取消考试成绩,或者有其他违规行为,被海关以作弊论处,不满3年的。

报考所需材料

报关员报考所需材料:

1.身份证和学历证原件及复印件

2.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报名表(须彩色打印)

3.准考证主证(网上下载,并附相片)

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一般在5月底-6月中旬

2012年考试报名时间:6月5日-6月30日;现场确认报名期限为6月20日至7月5日。

现场确认报名期限:一般在6月中旬-7月初。请注意,各考区现场确认报名期限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安排见各考区公告。

上网打印准考证副证时间:约考试前1个月,具体时间请留意网站通告。

考试时间

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每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海关总署决定,可以进行调整。海关总署在考试3个月前对外公告考试事宜。

2012年考试时间: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具体起讫时间将标示在准考证副证上。

考试科目

一共包含以下三大部分内容:

1.报关专业知识:包括报关概述、报关与海关管理、报关与贸易管制等;

2.报关专业技能:包括报关程序、进出口商品归类、进出口税费的计算与缴纳、报关单证填制等;

3.报关相关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知识、世界贸易组织、英语知识、报关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等。

考试题型

考试全部采用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商品归类题、综合实务题、报关单填制题、报关单改错题。以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试卷和答题卡均以简体中文字印刷。考试时限为180分钟,不分场次(考试具体起讫时间将标示在准考证副证上)。

资格考试应试规则

规则

第五条考生应当在考试开始前的30分钟内进入考场。

考试开始30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

计算机化考试开始后60分钟内,或者纸笔考试开始后120分钟内,考生不得交卷离开考场。

第六条考生应当携带必需的文具和考试工具书进入考场。

必需的文具包括: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仅限使用蓝黑色或者蓝色、黑色的墨水、油芯);参加纸笔考试的,还应当携带2B铅笔、橡皮、卷笔刀。

成绩管理

报关员考试成绩一般在考试之后的两个月之后公布,并由海关总署核定并公布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各直属海关公布考试成绩合格人员名单。

可登录中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网查询本人考试成绩。对本人考试分数有异议的,自考试合格人员名单公布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原报名海关递交书面的分数核查申请,申请分数核查。海关总署在申请核查期限届满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分数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制发核查单。

证书颁发及注册

报关员考试资格证书颁发及注册

海关授予报关员资格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报关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由海关总署统一印制。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者可以按照规定向海关申请报关员注册。

考区设置

考试以直属海关为单位,设41个考区;各考区以隶属海关、办事处为单位,分设若干个报考点。

考试不限考生户籍、居住、学习及工作所在地,考生可以按照各考区的报考点设置,自主选择报考点。

考试教材

2010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系列教材由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编写,中国海关出版社出版,全套定价180元,书目如下:

(一)2010年版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80元

(二)2010年版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60元

(三)2010年报关员历年试题标准答案及详解(05-09年真题)40元

《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系考试必备工具书,用于解答考试试题中的商品归类题。考生应当统一使用中国海关出版社2009年版《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应试。

五、人力资源管理师

人力资源管理师(Humanresourcesmanagementdivision)指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师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考试题型及考点分析

人力资源师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张试卷。“理论知识”的题型是单项、多项选择题;而“技能操作”考核的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等。考试内容涉及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部分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日常工作中,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核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技能操作”这张试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设计未来五年的职业生涯;对待一个工作能力强但人际关系差的员工,人力资源部经理如何扮演自己角色,如何帮助他协调工作。还有可能给出一个案例,指出案例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这些题目在书中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凭自己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对人力资源知识的理解来回答。

“理论知识”也是考查考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必备素质,因此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对观点和概念的理解,并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不是临考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这些题目均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对于离开“考场”多年的人来说提高阅读和答题速度是很重要的。

2.职业能力要求

人力资源专家何志工博士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应该培养四个方面的能力:

其一、学历水平应达到硕士以上,要了解国际上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怎么发展过来的。

其二、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如果没有新的思路,新的创造力,这将是致命的弱点。人力资源管理师要不断地为企业最高层提供战略性的意见。

其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师,既然知道某个问题很重要,就要通过直接上司,如人力资源部总监或总经理,直接下属,如招聘经理、薪酬经理等,使自己的影响传递出去。

其四、人力资源管理师只有生动、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研究成果表达出来,其观点才有可能被公司决策层启用。而根据IPMA(中国)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分析,随着人力资源地位不断提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是一位人事管理专家,应熟悉组织或企业人事管理程序、了解政府有关法规政策之外,还应把其角色扩展为:

1)业务伙伴,熟悉业务,参与制定业务计划,保证业务计划得到有效执行;

2)领导者,发挥影响力,协调平衡组织或企业对员工职责和贡献的要求与员工对于工薪福利的需求关系;

3)变革推动者,协助组织企业管理层有效的计划和应对变革。

3.职业培训期限

全日制学校教育,根据其培训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不少于140标准学时;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

4.职业培训目的

第一,帮助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全面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功能,系统掌握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和能力技巧,能胜任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等职业岗位,工作效率有显著提高。

第二,能够通过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知识技能考核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

5.申报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报考相对应职业资格的考试。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⑴具有本科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⑵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⑶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⑷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2)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⑴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⑵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⑶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⑷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⑸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⑹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

3)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⑴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⑵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⑶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⑷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⑸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⑹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⑺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⑴具有学士学位(含同等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9年以上,经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⑵具有硕士学位(含同等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经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⑶具有博士学位(含同等学历),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⑷取得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6.就业前景及薪资和待遇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而掌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极其稀少,据了解HR人才的缺口在全国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目前全国已有13000多人参加了该职业的资格认证,该职业的人才已成为社会中的紧缺人才,经过专业培训,拥有资格证书的HR人才,已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