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10080300000016

第16章 打破心灵的围城

有这样一个关于心态的故事。

一个人驾车行驶在无人的夜里,他的轮胎却不知怎么就突然爆了。他下车向四周望了望,这时他发现远处的农舍还亮着灯。他边向农舍走,心里边想:“这么晚了,也许不会有人愿意开门,说不定还会挨一顿训。要不然就没有千斤顶,即使有,主人也许不会借……”他越想越觉得生气,当门打开的时候,他一拳打向开门的人,嘴里喊道:“留着你那该死的千斤顶吧!”

这并不仅仅是个让我们发笑的故事,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还没有看到事情结果的时候,首先就在心里消极地琢磨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击败式的思想。这否定的不只是别人,更否定了自己。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厄运和悲哀想像到前面,那么悲哀和厄运首先就在我们心里开始了,它也会很快地外现。因此,成功离我们就越来越远。

有希望,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总是把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当成希望,去苦苦追求,那便是一种愚蠢。

有个人在小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那时他总是认为父亲没有死,是因为不爱他才抛弃他逃跑了。等他长大后,一辈子都怀有一种无意识的恐惧,害怕被亲友、老板和社会抛弃。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始终很幼稚地认为父亲不再爱他了,抛弃了他。

人们是如何将自我扭曲的呢?如果我们稍微思考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更多的是心理根源。如果一个人总是像小孩儿一般幼稚地认为,他受到尊重和喜爱是有条件的,并认为只有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行事才是合理的。如果内心没有信念,总是依靠外在的标准,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冷漠的人、一个无情的人,只有获取更多的自私才能抵消他内心深处的不安。他此后的生活也将变得极为悲惨,企图寻找神奇的救助者,并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奇迹。

有些人总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把自己禁锢在自我的小天地里,或是自恋或是自卑,深受其害却还不知,自恋和自卑都是一种病态的心理。只有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保持内心的和谐,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心态,逐步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这样才能有着丰富的自爱内涵。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己,这样的自尊是对自己的肯定,而要学会尊重自己,就必须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既不要自以为是,也不要自我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