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科普知识大博览)
10075300000041

第41章 海水中的盐分之谜

如果将海水中的盐分全部提炼出来铺在世界陆地上,将会有40层楼那么高如果把这些总体积达23万立方千米的盐投入北冰洋,那么完全可以填平整个洋面。

海水中含有这么高的盐分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但各地海水的含盐量却是不相同的。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别,规定了"盐度"的概念。所谓"盐度",就是1000克海水晒干后剩下的白色固体盐的克数。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海洋表面的盐度具有大致的规律性:南北回归线附近洋面盐度最大,然后分别向高、低纬度依次递减。

至于海水中的盐究竟来自何方,科学家们争论不已。一些人认为,海盐主要是陆地上的河流在流向大海的途中,不断冲刷泥土和岩石,将溶解的盐分带入了大海中。据科学家统计,全世界每年都有十分可观的盐分被河流带入海洋。

这种解释当然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因为人们曾经对比分析、计算过海洋物质组成、化学性质和江河输入的各种矿物质,发现两者的数值差很大。海洋中的盐类按含量多少排列是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与河流中上述物质的排列顺序刚好相反。在含盐的土壤中或盐水湖中,氯化镁比海洋少,而硫酸钙和硫酸镁则比海洋多。

世纪70年代以后,新发现的海底大断裂带上的热液反应,使人们又找到了解释的新证据。科学家研究海底热液矿化学反应的过程后发现,虽然通过海底断裂带的水体流动速率,只与河川径流的5‰差不多,但是,由断裂聚热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却比由径流河川携带溶盐解所引起的变化大数百倍。因此,许多海洋科学家认为,海底热液反应是海盐的重要补充,但这条途径绝不是海盐来源的惟一途径。看来,要想彻底解开这个谜,人类还得做出不少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