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科普知识大博览)
10075300000028

第28章 金属有"记忆"之谜

由于实验的需要,一群工程技术人员正在美国海军的某个研究机构中为加工一批镍钛合金丝而紧张地忙碌着。

由于他们手中的合金丝是弯曲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在做实验之前得先拉直它们。

实验开始后,当实验温度升到一定值时,工程技术员发现他们费了不少工夫才拉直的合金丝竟然又全部变回了原来那种弯曲的形状。后来又多次做了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都完全相同。

经过多次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人们终于发现,这些合金之所以具有恢复原有形状的特性,是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些合金内部原子的排列也会出现变化。如果温度回到原来的数值,合金内部原子的排列也会回到原来的排列方式,其晶体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这种具有记忆形状能力的合金被人们称作"形状记忆合金"。记忆合金不仅能重复恢复原态达几百万次,而且不会产生疲劳和断裂。这样的"记忆力"让人感到震惊。

让我们以镍钛合金为例,来看看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记忆"的秘密吧。40℃是镍钛合金的"记忆温度",也就是说,镍钛合金的晶体结构在40℃上下是不一样的,它的转变温度便是40℃。在转变温度以上,其晶体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在转变温度以下,则处于不稳定状态。假如人们想让在转变温度以下、改变了形状的晶体结构再恢复到稳定状态,那么只要将其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它的稳定状态就会得到恢复,它的形状也会随之恢复到原态。除此之外,镍钛合金的拉伸强度也非常惊人,可达1000兆帕,也就是说,即使在每平方毫米那么小的断面上,你也需要用1000多牛顿的力才能够把它拉断。

除了镍钛合金,人们还开发出了铜系合金和铁系合金等一系列的多种记忆合金。人们充分利用记忆合金的这种神奇的本领解决了航天、工业生产、医疗、电子器具等方面的诸多难题。如阿波罗登月舱的宇航员的形象和声音能从38万千米外的月球传送到地球上来,就是利用了记忆合金这种神奇的功能。阿波罗登月舱要在月亮上设置月面天线,而月面天线的直径便长达数米,科研人员就先用记忆合金制成半球形天线,然后降低温度将其压成一小团装入小巧的登月舱中。当天线随着登月舱到达月球表面时,由于太阳光的照射,其温度就会升到转变温度,天线便恢复了本来的形状。

耐腐蚀性也是记忆合金的一大特点,因此牙医便利用镍钛合金制成一种矫齿丝,借助于人的口腔温度,来为患者做牙齿矫正手术。在使用口腔矫齿丝之前,医生会先为准备矫正的牙齿做一个石膏模型,然后把口腔矫齿丝按照模型弯成牙齿的形状,并将其固定在牙齿上。为了让矫齿丝更加趋向于其原来的形状,每过一段时间便更换一次。牙齿就是在这个变形过程中慢慢得到矫正的。

我们在工业生产中进行铆接工作时,一般是从一边插入铆钉,再用气锤锤打铆钉另一边的头,但如果碰到开口很窄或封闭的容器,就会很难办。这时记忆合金便派上用场了,我们可以事先把铆钉做成两头都是扁的,然后在低温下将其中一端硬压成插孔大小的圆柱状。在铆接时,将铆钉从低温箱中取出来,迅速地插进插孔中,然后把铆钉加热到转变温度以上。这样,原来被压圆的一端就会自动恢复成扁平的形状,容器也就被牢牢地铆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