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导弹百科(世界科技百科)
10072900000032

第32章 俄罗斯“飞毛腿”导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研制的50多种弹道导弹中,惟一经过实战检验的就是前苏联研制的:飞毛腿”弹道导弹,它也是实战中用的最多的弹道导弹。

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和伊朗分别用“飞毛腿”改型的“侯赛因”导弹和“飞毛腿”B型导弹攻击对方的大城市。在长达52天的导弹袭城大战中,伊拉克发射了189枚“侯赛因”导弹,造成伊朗1000多人死伤,成为战争史上用弹道导弹相互攻击的首次战争。

1979年,前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并将大量的“飞毛腿”导弹运到阿富汗,提供给阿富汗政府用来对付阿富汗游击队。从1989年至1991年的近两年时间内,阿富汗政府向游击队发射了1000多枚“飞毛腿”导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动用弹道导弹数量最多的一次战争。

1986年的美国和利比亚的军事冲突中,利比亚为报复美国对利比亚的空袭,用两枚“飞毛腿”导弹袭击美军设在意大利兰佩杜萨岛上的一个美军基地,但没有击中目标,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共发射了88枚“飞毛腿”改进型导弹——“侯赛因”导弹和“阿巴斯”导弹,其中46枚发射到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42枚发射到以色列,使多国部队官兵和沙特、以色列两国人民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恐慌。以色列十几万人离城疏散,一人一个防毒面具,形影不离;而多国部队动用相当大的军事力量——卫星、侦察系统、航空兵、导弹、特工人员等去搜寻它、摧毁它。即使这样,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还是不断袭来,使得多国部队收复科威特的地面进攻日期不得不推迟了3个星期。

在1994年初的内战中,南也门军队先向北也门军队占领的地区发射了5枚前苏联提供的“飞毛腿”B型导弹,后又向也门首都萨那市郊;射了1枚“飞毛腿”B型导弹,从而使“飞毛腿”导弹首次成为一个国家内战的工具。

1994年,伊朗向流亡在伊拉克的伊朗圣战者游击队的一个基地发射了3枚“飞毛腿”B型导弹,炸毁了一些建筑物,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