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电脑新秀
10072700000056

第56章 绿色计算机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计算机与人们健康、生态环境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往,无论是计算机制造商还是用户都觉得计算机消耗大量的能源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在能源短缺的今天,却不能不把它当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时间操作计算机的人眼睛会干涩,视力会降低,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家经过长期探索研究之后,认为消除人类、计算机和环境之间不和谐因素的最佳方案,就是研制“绿色计算机”。

那么,什么是“绿色计算机”呢?

通俗说来,“绿色计算机”是一种安全、节能型计算机,即将耗电量以及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都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计算机。

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美国环境保护局实施了非强制性的“能源之星”计划。

这一计划要求,将每台个人计算机的耗电量从目前的150~300瓦降低到30~50瓦,符合这一标准的计算机将被贴上美国环境保护局特制的“能源之星”标志。

“绿色计算机”与现有个人计算机相比,具体有何不同呢?

通过比较,科学家们认为,“绿色计算机”应有如下特征:

第一,主机板的电源由5伏降到33伏。

第二,附加停机时具有电源暂停功能的“电源管理芯片”,使显示器和硬盘分开设置电源。具备这种功能后,计算机在工作时,功率为120~130瓦,而在不工作时功耗则降低到30~40瓦。

第三,采用节能并防止电磁辐射的平板显示器。

第四,主机的机箱采用金属板屏蔽,以防止辐射从系统中逸出。

美国在“能源之星”计划的推动下,从1993年6月开始,相继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绿色计算机产品。

实际上,真正的“绿色计算机”不仅要节能,而且厂家要以对环境尽可能负责的方式来制造这种计算机,改变传统的设计模式和思路,因而,不易实现。

当然,绿色计算机也有一些缺点,例如,耗电能的降低势必影响工作速度等。

尽管如此,对“绿色计算机”存在的一些问题,科学家们正逐渐加以改进,可以预计,它将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重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