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谜猜谜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在古代,民间艺人就善于巧妙地把画、物融于谜语之中表达特定的思想观念。
倘若你走进古寺庙,一般都会在山门殿内看到“四大天王”塑像。这四尊神像在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就有描述;增长天王叫魔礼青,手执青光宝剑一口;广目天王叫魔礼海,掌碧玉琵琶一面;多闻天王叫魔礼红,拿混天珍珠伞一把;持国天王叫魔礼寿,抓紫金龙或花狐貂。这四大天王手里的法器便是一道有趣的物谜:“风调雨顺”。原来,那个执剑的,因剑有锋,故借谐音为“风”;那个带琵琶的因琵琶能弹拨出音调,寓意为“调”;那个掌伞的,因伞能遮雨,故蕴喻为“雨”;而那个抓紫金龙、花狐貂的,因龙为蛇类,与貂一样可顺着皮毛抚摸,故寓意为“顺”。这种别出心裁藏迷于塑像的巧妙运用,是我国艺匠聪明智慧的结晶,既深化了艺术欣赏价值,也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民间的一些照壁上还配有含谜成分很高的动植物浮雕,如芭蕉,取其谐音后字为“招”;蝙蝠为“福”;扫帚会意为“扫”;蚯虫,理解为“灾”;蜂窝隐指“封”;猿猴寓意为“侯”;帅旗理解为“将”;大象隐喻为“相”;鹿蕴指“禄”;鹤会意为“寿”。这一组艺术雕塑物生动幽默的谜意为:当官的要为政清廉,不可怀有吞天食日般的贪心,如果为庶民“招福扫灾”,就会“受封侯,拜将相”,也才会“吉祥如意”、“添禄增寿”。这些物谜既风趣又含蓄地表达了古代百姓的爱憎和期望有个清廉的父母官。
妙用建筑、雕塑艺术构设物谜讽刺祸国殃民的权贵也是艺术绝招。有这么一件历史趣闻: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年,慈禧太后连夜仓惶出逃,来到保定避难,烦闷时,她常到名胜“莲花池”赏荷。当时,有个爱国艺人苦费心机,雕琢了一尊“莲叶托桃”,看似吉祥的石雕艺术品,摆放在慈禧常去的地方。它的谜意是嘲讽慈禧在大敌当前,不敢抵御外侮,不顾国家安危,“连夜脱逃”,就是这“莲叶托桃”。吉祥如意的“物谜”暗藏着讽刺之意,明眼人一见无不击掌叫绝。更有趣的是,在旧南京总统府西花园里有一个太平天国时期开凿的呈瓶状荷花池,池的北端有座古建筑“漪澜阁”,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机密房,这座阁的每扇门均刻有“瓶”“鼎”的精美彩绘图案。据有关专家考证,“瓶”“鼎”之图乃广东方言“平等”的谐音,是广东省花县籍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在其取得政权后刻意留下的一种画谜标志,寄寓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主张。这类艺术物谜既表达了鲜明的思想倾向,也有着美饰景点的妙用,在国外恐怕“别无分店”,堪称华夏艺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