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航天科技
10071200000009

第9章 遮不住的眼睛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但长久以来,对地球的情况并不了解。

如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经过几千年的摸索和争论,才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如果有人进一步问它是标准的圆球吗?很长时间都无人能回答。人类发射的第四颗卫星,即只有15千克重的“先锋1”号,探知了地球呈梨形。

再如,我国的国土有多大?几千年来,在地面上的多次反复测量,仍然只能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有了飞机以后,国土测量要容易一些,但也需要花10年时间,拍100万张照片。而利用卫星勘查我国国土,只要几天时间,拍500张照片。通过卫星照片曾发现过青藏高原上过去地图上没有标出的湖泊。

再如,什么地方的地下蕴藏着矿物和水源,地球的断层和板块的准确位置和走向,在有卫星以前,很难探测得很准确。而用人造地球卫星探测,相对地要容易得多。如苏联曾用卫星找到三个金刚石矿;美国卫星在撒哈拉大沙漠找到多处淡水资源;我国卫星发现,每年都发生滑坡的一段宝成铁路,原来是建在地球的一条断裂带上,改道后,就不再需要每年都进行抢修了。

再如,人们知道,亚马逊等原始森林在迅速缩小,沙化地面在不断扩大,地球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但在有人造地球卫星以前,很难掌握精确数字和整体情况,而卫星却能使这一切一目了然。

再如,地面上的几万个气象站,也很难将气象变化预报得很准确,因而使人把“天有不测风云”当作揭示规律的警语。其实不然,有了人造地球卫星以后,全球的气象变化,都在掌握之中。如气象卫星从没有漏报过一次太平洋的台风,使人们能从容地应付每一次台风袭击,大大地减少了台风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1981年,我国长江上游连降大雨,河水猛涨,已超过警戒水位,防汛部门考虑是否动用荆江分洪工程分洪。如果分洪,将有40万人搬迁,60万亩良田被淹。但如不分洪,大雨继续,河水泛滥,造成的损失比这更大。在这举棋难定的时候,气象部门根据卫星气象云图分析,作出大雨即将停止的预报,这使防汛部门决心不分洪,避免了分洪带来的损失。

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反过来理解,如果跳出庐山,就会“旁观者清”了。气象卫星、地球资源探测卫星、大地测量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和环境监测卫星等遥感类卫星,就是跳出地球,高居地球之上的眼睛。这只火眼金睛是遮不住的,地球上的各种情况和地面之上大气层变化,都逃不过这只“千里眼”。

遥感类卫星,还可用来评估农作物长势和预报产量,发现森林虫害和火灾,测算海洋水温和浮游生物分布;能探测鱼群走向,预报渔汛,监视火山喷发和地震灾害,以及进行考古和军事侦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