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以外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各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各族人民在天文历法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创造,这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共同财富。
傣历
“清水浇泼辞旧岁,起舞承新伴歌声。”这是对我国傣族泼水节的生动描写。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节日,庆贺活动一般要延续三四天,前二三天是送旧,最末一天是迎新。傣族人民称这一天是“日子之王”,就像汉族的正月初一或公历的元旦一样。只是“日子之王”这一天并不在傣历的正月,也不固定在初一。它多半在傣历六月,有时在七月。习惯上以六月为岁首,新年一般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
广大傣族人民使用的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阳历年,一般是365天,月是阴历月,即朔望月,29天或30天。傣历一年12个月,单月都是大月,双月是小月,12个月只有354天。这样阳历年同12个阴历月之间要差11天,因此傣历新年每年要后推11天左右。为了使季节同月份基本固定,傣历有两种置闰法。一种同汉族农历相似,每隔两三年加1个闰月,都固定在九月,傣语中称这一年为“双九月之年”,一般19年加7个闰月。另一种同现行公历相似,隔几年有一次八月大月,加一天。在傣文的历法中,置闰月或八月大月都有一套比较复杂的计算方法,同时还常常根据实际观察随时调整和订正。
傣历的月序约比汉族农历早3个月。傣历正月约相当于农历的十月,傣历六月相当于农历的三月。新年第一天原来是从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白羊宫的时候开始的,现在它实际上相当于汉族农历的清明与谷雨之间。傣族人民在每年过了泼水节之后就开始了春耕大忙季节,可见傣历年的安排与傣族人民农业生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傣历的纪年法也有两套,一套是和汉族农历相同的干支纪年法,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配合起来,60年一循环。1981年汉族农历是辛酉年,傣历过了泼水节之后也是辛酉年。此外,干支纪日也是相同的。现在已有材料证明,汉族的干支早在汉代就开始传人傣族地区了。另一套纪年法同现行公历相似,即以公元638年为傣历纪元开始的1年,即傣历零年,公元1981年就是傣历1343年。这种纪年法在东南亚几个近邻国家中也广泛使用。我国傣族地区使用这种纪年法见于傣文文献的最早时间是傣历542年,即公元1180年。
根据傣族地区的气候特点,傣历将1年分为3季,从正月望日到五月望日是冷季,相当于汉族农历的十月半到次年二月半;五月望到九丹望是热季,相当于汉历二月半到六月半;九月望到次年正月望是雨季,相当于汉历六月半到十月半。
傣历的月虽然同汉族农历接近,但日子的称呼不同。前半月称“月出”,后半月称“月下”;前半月从月出一日起到十四日,下一天称为望,傣语叫“登柄”,后半月从月下一日起到十三日(小月)或十四日(大月),最末一天称晦日,傣语叫“登达普”。同时,傣历中还有一周7日的纪日法,以日、月、火、水、木、金、土来称呼。
傣历除了安排年、月、日之外,还有日月食推算、行星位置推算等天文知识。安排年、月、日的书籍有《苏定》、《苏力牙》、《西坦》及《历法星卜要略》等数种,还有推算交食的专门著作。看来,傣历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既吸收了不少汉族和近邻国家有关民族的文化成果,也带有本民族的显著特色。
藏历
藏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天文历法知识,并且在汉代就同汉族的历法有了交流。唐太宗时,文成公主进藏,更促进了汉藏两族的文化融合,藏历也在这种条件下完善起来。
到过西藏拉萨的人都知道,西藏地区每年出版发行藏历历书,它的编算机构是同医院合在一起的,称做“门孜康”,译成汉语即“医算局”。这种情况是历史上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藏历是藏族人民使用的传统历法,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也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份财富。
接触到藏历历书的人一定为它奇怪的名字所吸收,例如1980年为阳金猴年,1981年为阴金鸡年,这是怎么排的呢?原来,藏历还在9世纪初就采用干支纪年法,但是以阴阳五行代替十天干,以二十属相代替十二地支,也是60年一循环。十二属相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五行的顺序是木、火、土、金、水,各分为阴阳,第一年为阳,第二年为阴,阳木为甲,阴木为乙,阳火为丙,阴火为丁,余类推。60年的头一年以公元1027年藏历阴火兔年起算,如1981年,就是第16个60年的第55年。此外,藏历还有以12年为一小循环的简略计年法,即单用十二属相来计算。
藏历是阴阳合历,1年分12个月,月有大建与小建,大建30天,小建29天,以正月为岁首,这同汉历相似。由于藏历设置闰月与汉历不同,因此在月序上藏汉两历常有1月之差。藏历重望不重朔,望日一定是十五日,初一却不一定是合朔的日子,因此,藏历与汉族农历每月日序有时也相差一天。
藏汉两个民族的亲密关系源远流长,在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以后,两个民族的文化接触和交流更为频繁。中原地区的汉族历法也随之流传到藏族地区,促进了藏历的发展与完善。现在保存的有关天文历法方面的藏文很多,约有500多种,其中100多种是译自汉文或利用汉文著作改写的。
藏历中也有其他天文学内容,如推算日月食,黄道十二宫,二十八宿等,甚至还有西藏地区的中长期天气预报。藏族是一个很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成果,善于学习并不断求得文化进步的民族,他们的天文历法知识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一点。
回历
我国回族人民及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人民都曾使用过回历。回历又叫“回回历”或“希吉来历”,相传是伊斯兰教教祖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创制的,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13世纪中叶,阿拉伯天文历法流传到中国,忽必烈曾颁发过回回历,并设回回司天监和回回历天台。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年),还在南京设立司天监和回回司天监,3年后才改司天监为钦天监,设天文、漏刻、大统历、回回历四科。在清初的10多年中,回回历科一直保留在钦天监中。可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回回历在我国有相当影响。
回历分为“太阴年”和“太阳年”两种年法。“太阴年”一般用在宗教仪式上,“太阳年”用在农业生产上。
回历的太阴年法以月亮盈亏1次为1月,称“动的月”,12个月为一年。月亮圆缺1周是29.53仍,昭天,合29天12小时44分2;8秒,太阴年全年是39天8小时48分33.6秒。太阴年的月份大小相间:1、3、5等单数月份是大尽,30天;2、4、6等双数月份是小尽,29天,周年共354天。太阴年数以30年为一周,每周有19个平年,每年有39天,有11个闰年,355天。闰年增加1天于12月之末,平均计算每年39天8小时48分,每月29天12小时44分。
回历的太阳年法以春分为岁首,依太阳行十二宫一周为12个月,称“不动的月”。
历128年置闰31次,逢闰的年增置一日于双鱼宫(十二月)之末,为366天。回历这种置闰方法是相当精确的,它须积8万年才差1天。在这一点上,它比通行世界的儒略历或格里历还要精确。
回历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中沿用已久。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节日都是用回历计算的,一个是开斋节,一般定在十月初一;一个是宰牲节,一般定在十二月初一。这两个节日也是世界上所有穆斯林的共同节日。解放以来,为了照顾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的习惯,我国政府也规定节日放假一天。
几种少数民族自然历
在人类一切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许多少数民族的历法也反映了这个特点。鄂伦春族人世居山林地带,过去以游牧狩猎为生。由于野兽的生活规律与季节变化有关,他们根据一些野兽的生活规律来划分季节,如鹿胎期(2~3月),相当于当地的春天;红围期,又称鹿茸期(5~6月),相当于当地的夏天;鹿交尾期(7~8月),相当于当地的秋天;鹿打细毛期(9~来年1月),相当于当地的冬天。
云南边疆的傈僳族,解放前保留有另一种自然历:把1年分成10个季节月,即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熄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酒醉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等。佤族也有类似的季节月,其名称也很相似,即建寨月、盖房月、播种月、发芽月、催忙月、大忙月、吐穗月、空碓月、祭谷月、收谷月等。这种季节月的划分是这些自然历法的特点。
少数民族口头流传的历法知识
还有些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天文历法知识只能以口头形式代代相传。
最初就有纪日方法。独龙族曾经以结绳来纪日,在一根绳子上,过一天打一结,数多少结就知道过了多少天。鄂伦春族以30天为1月,他们在一根皮条上穿30个兽骨,过一天拨下一个骨板,以此来计算日子。苗族有些地区以石块记日、月,往一个竹筒里放石子,每天放一枚,每月圆一次放一枚大石子,表示过了1月。开筒数石,便可以知道过了多少天或几个月。佤族的纪日法稍有些进步,它有9或10的名称,9或10日一循环,3个循环为1个月,这种方法同汉族古代的1月分3旬可能有些联系。
四川、云南的彝族人民把一年分为四季:春月、夏月、秋月、冬月,每季又有三个月,世世相传,一直保留到今天。还有一些口头流传的歌谣、谚语、故事传说中也都包含一些天文历法知识。根据民间传说加工整理而成的《西南彝志卜书,共26卷,第1卷和第4卷都有天文历法的内容。
还有许多民族有他们本民族特色的各种历法知识。水族、白族、赫哲族、黎族、拉祜族、哈尼族、瑶族、壮族以及云南的基诺人,他们的历法知识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文化科学水平不同,历法知识的深浅程度也不同。这些各有特点的历法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天文历法发展史的一幅活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