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太空世纪
10069800000067

第67章 重返月球

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载人登月飞行结束。由于美国人民反对打着月球探险的幌子大肆扩军备战,原计划10次登月飞行中的最后3次,即“阿波罗18号”、“19号”和“20号”飞行,被迫取消。

1/4个世纪来,对月球本身的探索,包括对月岩和月壤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1994年1月,还专门发射了“克莱门坦”宇宙飞船,其主要任务是在近距离处拍摄月球表面照片。在其七十多天的绕月飞行期间,总共拍摄了150万张各种各样的照片,几乎把月球的每一寸土地都拍到了,最大分辨率为8米。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编制了从未有过的最精密的月面图。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返月球的呼声越来越高涨。198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行2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论点是有代表性的:宇航员们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足迹,可是,他们也为科学家们留下了更多的棘手问题。

科学家们想重返月球的主要意图是,利用月球所提供的极为优越的自然条件,建立科学考察和研究基地,特别是天文观测和研究基地。

月球上不存在空气,这对天文观测十分有利,甚至可以说是求之不得的。不存在大气干扰的情况下,来自其他天体的辐射能不折不扣地到达月球,尤其是那些携带重要信息的辐射,将为科学家们带来深化认识空间的宝贵信息。月球上的白天长达三百多小时,各项观测都可以不间断地长时间连续进行,这在地球上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由于月亮上没有风雨雷电等现象,重力又只及地球上的1/6,这里可以建立比地球上大得多的望远镜和观测设备,运转系统等的结构可以大大地简化,造价降低,使用和维修都方便,也不需要专门的可旋转圆顶的观测室,等等。

著名的雨海事件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建立在月球上的基地肯定将把它列入首选的科研项目之一。大体在40亿年前,一颗直径只有几十米的小天体撞击月球而形成了雨海,科学家们相信大量的原始记录和资料一直很好地保存在现场和周边地区,而对这些资料的研究,不仅会使我们更好地认识月球及其历史,也将为进一步认识太阳和太阳系天体提供不可多得的信息。

更有一种见解,认为雨海连同其南面的风暴洋,都是由同一颗“微型月球”般的小天体撞击而形成的,时间大致在距今43亿年前。无疑,最确切的结论是在实地考察这些地区之后。

向月球移民也是重返月球考虑的项目之一。从长远来看,地球人口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增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据测算,从1990年算起,大约经过35年左右,到2025年,地球人口将在50多亿的基础上翻一番。如此这般继续下去,地球不堪负担是迟早的事情,当然问题的解决得在地球上,而部分移民到月球上,也是作了一定设想的。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向月球移民不可能是近几十年内的事,而且,在移民试点之前,一定得把月球居民的衣食住行、生活必需,环境带来的问题乃至危险,作最周密的安排。

已经提出来的开发月球的其他计划,无论是近期的还是远期的,可说是五花八门,如进行难以在地球上取得进展的物理学方面的实验,建立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完善的疗养设施和机构,就地取材开采地球上欠缺而又非常需要的矿产,建立宇宙飞船专用的宇航港等,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重返月球的设想和计划何时得以付诸实施,取决于诸多因素,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在一二十年之后的21世纪10年代前后。

开发月球,无疑是人类的伟业,也是人类走向更遥远空间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