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太空世纪
10069800000037

第37章 全压服的作用

应急全压服系航天飞行器乘员的个人防护装备,在下列情况下与生命保障系统配套使用:

座舱突然失去气密性;

座舱内空气组分温度条件遭到破坏;

应急离开航天飞行器。

全压服也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装备,不仅可以预防低气压的有害作用,而且也能保温和散热,弹射时可防迎面强气流吹拂,落在水里又可提供浮力。

全压服的特点使其应用比较复杂。

全压服内必须经常通风换气。

全压服于建立起余压后限制人体活动。

舱内设备的布局要考虑到全压服之受限的活动范围,同时也要适应全压盔面板处于闭位时使用全压服的要求。

由于全压服及其系统既重要又复杂,对它的要求也就很高。在具体场合下,上述要求也可以补充或更改,这与航天飞行器的结构和用途有关。

在国内外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可对全压服提出下列共同要求:

1高度的使用可靠性。

2良好的活动性。

3重量和体积要尽量小些。

4维护简便,可以修理。

5失火时要安全。

6在给定的振动和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防振性能和热稳定性。

7全压服及其零部件的强度应具有25~3的安全系数。

8可用手动方式调节衣内压力和通风空气的温度。

9可不靠他人帮助迅速脱下(2-3分钟),最好能在5~6分钟内自行穿在身上。

10飞行中,全压服在气密座舱内不应限制人体活动;座舱失去气密性,因而服装内有余压时,宇航员应能操作各种必须要用到的手柄、推拉开关和按钮。

11全压服不应妨碍宇航员在地面行走时的动作。

12为了提供利用全压服时所需的生活条件和使参量合理化可采用下列数据:

为了预防高空疼痛,选取不大于7千米(41千帕,308毫米汞柱,04千克力/厘米2)的设计高度;

根据保证地面高度呼吸条件p02=146千帕(110毫米汞柱)的要求,选择不大于10千米(262千帕,197毫米汞柱,027千克力/厘米2)的工作高度;

从保证p02=109千帕(82毫米汞柱)出发,短时间飞行(2小时以下)的工作高度限于11千米(224千帕,169毫米汞柱,022千克力/厘米2);

飞行时间在15分钟以下时,最大高度为12千米(195千帕,147毫米汞柱,019千克力/厘米2),以保证p02=8千帕(60毫米汞柱)。

13全压服头盔内的二氧化碳分压不得超过2~28千帕(15~21毫米汞柱)。盔内空气湿度宜维持在40%~70%范围内。